“风子,你看这里,”她指着屏幕上一条异常的能量流模拟曲线,“如果采用传统的三级缓冲,峰值负载时仍有0.0003%的溢出风险。但如果借鉴‘道术’里‘丹田蕴气’的循环理念,设计一个动态的、小闭环的生物能量缓存池,是不是就能将这微小的波动彻底平滑掉?”
林风仔细看着她的设计,眼中闪过赞赏的光芒:“妙啊!小婉!这不仅是解决了溢出风险,这种动态缓存结构本身就能进一步提升能量输出的瞬时响应速度!这对高能武器的充能效率提升是巨大的!你真是个天才!”
得到肯定的苏小婉脸上泛起红光,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还不是跟你学的,什么都敢想,什么都试着往一起揉。反正这里是最好的‘试验场’,错了就改,改了再试呗。”
就在这种高度紧张又充满创造力的氛围中,“烛龙”系统的实用化研究飞速推进。一个个技术难题被攻克,一套套与之匹配的子系统设计图逐渐完善。
林风看着屏幕上日渐成熟的“烛龙”能源体系架构,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对他而言,这种攻克难关、将理论变为现实的过程,就是最大的享受和动力。
然而,敌人并未放弃。几天后,一次极其隐秘的试探发生了。
一名负责基地外围传感器维护的中级技术员,在一次例行外出检修时,其工具包内一个极其微小的、伪装成螺丝帽的信号中继器被悄然激活。
这个中继器本身并不采集数据,它的作用只有一个:在接收到特定加密指令后,会尝试在极短时间内,以极低的功率,向基地内部某个预设的、废弃多年的通风管道深处的另一个隐藏节点发送一个激活脉冲。
这个脉冲不携带任何信息,其目的仅仅是确认那条早已被遗忘的、物理存在的通道是否依然畅通!这是一次极其狡猾的、几乎无法被侦测的“敲门”测试!
然而,这一切都没有逃过“南天门”升级后的、融合了生物能量场监控和超微震动传感的“天罗地网”系统。
就在那枚“螺丝帽”发出脉冲的瞬间! “警报!b区外围,编号S7-42传感器附近检测到异常微能量脉冲发射!” “脉冲特征匹配!是‘黑鼬’系列潜伏设备激活信号!” “追踪信号路径!锁定接收端!”
龙月的声音如同寒冰:“收网!控制发射源!封锁目标通风管道所有出入口!派内勤小组进去,把那只‘休眠’的老鼠给我挖出来!”
行动迅捷如雷。那名技术员几乎还没来得及反应就被控制。内勤小组穿着全封闭防护服,进入那条积满灰尘的通风管道,在管道一个极其隐蔽的拐角处,精准地拆下了一块看起来毫无异常的壁板,后面露出了一个火柴盒大小、已经与管道金属壁几乎融为一体的古老接收装置。
对方的一次精心策划的、近乎完美的试探,在“南天门”强大的防御体系面前,瞬间瓦解。
审讯室内,那名技术员面如死灰,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工具包里何时被塞进了那个东西,只是隐约记得几天前一次外出时,工具包曾短暂离开过视线。
“他们的手段越来越隐蔽了。”龙月对林风说道,语气凝重,“这次只是试探通道,下一次,可能就是真正的攻击了。‘烛龙’的存在,让他们如芒在背。”
林风深吸一口气,目光投向实验室中央那稳定运行的暗金色核心:“那就让他们继续恐惧吧。只要我们跑得足够快,他们的任何手段都将是徒劳。这里是我的战场,只要还能思考,还能实验,我就绝不会让他们得逞。”
无声的较量,第一回合,“南天门”完胜。但所有人都知道,这远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