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珠峰(2 / 2)

我们三个人都是第一次登山,前半程还好说主要是徒步,行至中营阶段休息补充物资。这一段路我们走了6个小时,主要是欣赏沿途那壮观的雪景,二女也留下很多纪念照片。路上攀爬爱好者还是很多的。各个国家的人都有,有的是慕名而来感受着大自然的神奇,有的则是那专业攀爬者。当我们到达中营时已经是下午了,王知蘅竟然出现了轻微的高反,看来还是缺乏锻炼,我教给她慢慢的调整呼吸法,过了好一会才慢慢的逐渐达到同频。这个时候王知蘅就开始羡慕李兰奇,毕竟是经过专业培训的,虽然那时候成绩也不怎么样,教练更是大大放水,但是李兰奇还是认真学习了的。至少同等级打个平手还是可以的。

中营这里就有专业的后勤团队了,他们基本都是生长的这里的原住民从小就能适应这种程度的氧气摄入量,一般想要继续向上攀爬的都会雇用后勤团队来确保自己的安全,毕竟这个也是有死亡率的。我们这里休息了一晚,白天又观察王知蘅的情况,看着她的呼吸还是阻碍,我们决定在这里继续休整一天,也可以好看看这里的风景。

往营地四周望去,视线所及之处几乎都是裸露的山体,那些山不像藏区其他地方的山那样覆着青草,而是以深褐、灰黑为主色调,岩层的纹理清晰可见,像是大自然用刻刀精心雕琢过,有的地方陡峭得如同刀削,有的地方则缓缓倾斜,形成独特的地貌。偶尔能在碎石缝隙里看到几簇贴地生长的植物,叶片是暗绿色的,紧紧贴着地面,像是在努力适应这里的高寒环境,给这片苍茫的土地添了几分生机。

远处那巨大的雪山珠峰,在阳光下的照射下泛着耀眼的光芒,李兰奇陪着王知蘅很是开心激动的拍摄着各种美照,尽管小脸被冻得通红,也挡住不两人的热情,她们惊叹着珠峰的瑰丽与巍峨,同样的她们在我眼中也是那永恒靓丽的绝美景色。

最终王知蘅还是决定和我们一起出发,拗不过她,自然是宠着两个人,有我在她们也不会有事。我们也雇佣了三名后勤人员,都是女性,三人是姐妹,她们的父亲就是做这个的,现在传给她们三人,其中大姐一迪跟随着王知蘅,二姐二迪跟随着李兰奇,三妹三迪跟随着我,分配好以后,看了看王知蘅与李兰奇也没问题以后就正式踏上征服的道路。

我们沿着前人已经攀爬无数次的痕迹,一点一点的向上攀爬。

攀爬珠峰还是有很多危险因素存在的,因为你不知道脚下的这块凸起石头会不会经得住自己。还有那有冰层覆盖的地方会不会滑下去。好在现在的装备也很先进,特制的登山靴可以防止在冰面上滑倒,还有手套也是有防滑功能,每个人都配备着登山镐来帮助自己更好的攀爬。

第一天我们攀爬500米左右就往回返了,目前主要是尝试。我们在这段攀爬行程上来回反复了5天,王知蘅才适应了这种强度。这几天我们也与三姐妹熟络了。通过聊天了解到了这些原住民的情况,这些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民众起初生活条件是很艰苦的,靠近雪山这个气候条件很差,没有适合耕种的作物,只能去较远的地方换取食物。直到建国以后这个里的情况才得以改善,近几年旅游业才发展起来,让他们有了不菲的收入。

这次我们的目标是800米,王知蘅在到达700米时就坚持不了了。李兰奇倒是一直没有出现不适的反应。我们再次返回中营休整,王知蘅和李兰奇留了下来,三姐妹也留了下来照顾二人做一些预防高反的训练。

我一个人独自上路了,向着顶峰前进,今天的人比较少,到达1000米的时候这里空气已经很稀薄了,这种程度李兰奇也无法做到了。周围人员已经更少了。1500米的高度,只能在附近看到两三个人了,没有停歇,继续向着顶峰前进。

当站在世界最高处,周围一个人都没有,脚踩的地方又小又陡,全是冻得硬邦邦的雪和冰。

头顶的天特别蓝,蓝得像被水洗过,没有一点云,看着就让人心里发空。风刮在脸上像小刀子,呼呼地响。

低头往下看,所有的山都变矮了,像一个个小土堆似的铺在脚下,连绵着望不到头。远处的山尖有的露在外面,有的被厚厚的云裹着,那云不像平时见的软绵绵的,更像一大片厚厚的,一动不动地堆在山中间,把山腰遮得严严实实。在这里我隐约可以看到中营。

身边的冰特别有意思,有的冻成了尖尖的塔,高的有好几米,矮的才到膝盖,阳光照在上面,会泛着淡淡的蓝,用手一碰,冰碴子就往下掉,凉得刺骨。还有些地方裂着缝,黑黢黢的,看着就深,不敢靠近。

没有树,没有草,连小鸟都见不到,到处都是白花花的雪和冰,安安静静的,只有风声在耳边回旋。就这样静静的感受着宁静,仿佛融入了自然一般。连远处天边和地面连在一起的地方,都能看出一点点弯。

在这里停留了一会,拍了照片,看着山下有一种一跃而下的冲动。但是那样就太过于惊世骇俗了。欣赏完周边的风景,就在这里等待着,看看有没有其他人员能登顶,直到晚霞上映也没有其他人再上来了。

夜晚我找了一个隐蔽的地方就休息了。这也是我上来的目的,我要在这里等到清晨,试着运转陈道的能量法诀看看能不能吸引到那一抹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