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和之事。
这四个字,从黔州信使的口中说出,轻描淡写。
却像四座无形的大山。
轰然压在了太极殿前所有人的心头。
与方才那石破天惊的握手相比。
这句话的冲击力似乎没有那么直观,但其背后所蕴含的意味…..
却让房玄龄、
长孙无忌这些顶级谋臣,感到了一股发自骨髓的寒意。
谈和?
什么情况下,才需要派出钢铁巨鸟奔赴他国都城“谈和”?
是两国交战,互有胜负。
僵持不下,
才需要坐下来,握手言和。
可大唐与黔州,
何时有过僵持不下的交战?
没有。
但对方,却直接跳过了所有过程,将最终的结果,摆在了你的面前。
这本身,就是一种最深沉的傲慢。
这代表着,
在黔州,在李承乾的眼中。
他已经拥有了随时随地开启战端,并且稳操胜券的绝对实力!
他根本不屑于通过任何一场战争来证明这一点。
而是直接以胜利者的姿态,君临长安!
因为在他的认知里,大唐,已经……败了!
这比任何赤裸裸的威胁,都要来得更加诛心!
武将们或许还未完全品出这四个字背后的刀光剑影,他们依旧沉浸在君主受辱的巨大愤怒之中。
但李世民,
这位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马上皇帝,又岂会听不明白?
“谈和之事?”
“何须如此大费周章?”
“这是谈和。”
“还是威慑?”
他缓缓地重复着这几个字。
声音沙哑,
仿佛每一个字都是从喉咙深处硬挤出来的。
紧接着,他忽然笑了。
那是一种极为怪异的,混杂着无尽怒火、讥讽与悲凉的冷笑。
“好一个谈和之事。”
李世民的目光,如同两把淬了毒的冰锥,死死地盯着眼前的年轻信使。
“如果真的只是简单谈论这件事情,何须派遣此等钢铁巨兽,驾临我长安之上?”
“何须……让这万千子民,一同见证?”
他一字一顿,声色俱厉!
那积压在胸中的滔天怒火,在这一刻,终于找到了一个宣泄的口子。
恐怖的帝王威仪,
如同实质的狂风,向着四面八方席卷而去!
周围的金吾卫,在这股威压之下,竟吓得不自觉地后退了半步。
手中的兵器都有些拿不稳了。
然而,
直面这股怒火的黔州信使,却依旧是那副风轻云淡的模样。
他脸上的微笑甚至没有丝毫的改变。
仿佛李世民那足以让百官战栗的龙威,对他而言,不过是拂面的清风。
光是从这些惊世骇俗的举动。
李世民就已经清晰地洞悉了李承乾的真正意图。
这哪里是谈和?
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旨在彻底摧毁大唐君臣民心防线的,立威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