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别墅案的余波在三界掀起的涟漪尚未平息,凌霄宝殿内已是一派庄严肃穆。
玉帝端坐在九龙沉香宝座上,手中握着《三界时报》,朱批过的判牍全文在明黄绸面上泛着金光。
当读到“以法理明是非,以权衡定乾坤”的评语时,他的指尖不自觉地叩击扶手,发出清脆的声响。
“包拯何在?”
玉帝的声音穿透缭绕的檀香,在殿内回荡。
身着獬豸补服的包拯稳步上前,乌纱帽上的白泽纹在烛火下若隐若现。自那日判案后,他的面容更显疲惫,却依旧腰杆笔直。
“微臣包拯,叩见陛下。”
“好一个‘天理、天条、天威’!”玉帝扬了扬手中的《天庭晚报》,头版标题用赤金大字写着《大理院断案:循天理、依天条、扬天威》,“爱卿这一判,不仅解了仙佛之争,更让三界看到天庭律法的威严。朕决意重赏!”
殿内众神屏息,都等着看包拯将获何等殊荣。托塔天王李靖微微颔首,哪吒踩着风火轮在旁踮脚张望,唯有太白金星摇着折扇,目光在玉帝与包拯之间游移。
“陛下厚爱,微臣万不敢当。”包拯重重叩首,额头几乎贴地,“臣不过是恪守职责,依天条断案。若因本职获赏,恐开投机取巧之风。”
此言一出,殿内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太白金星眼中闪过赞许,他早料到包拯会推辞,却没想到对方连功名利禄的门槛都不跨半步。玉帝却不怒反笑,将报纸重重拍在龙案上。
“好!好一个包拯!拒赏不贪,这才是朕要的栋梁之材!”
这时,太白金星踏出半步,白须随着躬身的动作轻轻晃动。
“陛下,包拯虽不慕虚名,但天庭若不表彰,恐寒了众仙之心。依臣之见,不如借此良机,将大理院改制升级!”
玉帝挑眉:“哦?长庚有何高见?”
“今大理院以自身之功绩,书写下浓笔重墨一笔,那不妨把这一笔赐给大理院,以彰显其功!”
“爱卿的意思是……”
“可将大理院更名为天理院!”太白金星展开袖中玉牒,上面早拟好了改制方案,“天理院直属天庭,专司三界重大疑难案牍。既彰显‘天理昭昭’的律法宗旨,又能让包拯这样的能臣放开手脚。”
李靖也上前附议:“臣赞同。如今三界往来频繁,矛盾渐多,正需一个权威机构定纷止争。天理院之名,既合天道,又顺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