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第一道火线(2 / 2)

通讯暂时安静下来,只有远处隐约传来的、被消音器处理过的短点射声,预示着山鹰和红狐正在干净利落地执行命令。周明川能通过单兵终端看到代表他们位置的光点开始向中心移动,心下稍安。最外围的钉子正在收回,接下来就是扎紧篱笆,准备迎接可能到来的猛烈冲击。

就在这时,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从身后传来。周明川无需回头,便知道是谁——童安然。童安然的脸颊上沾了些许泥污,但眼神依旧清澈冷静,她快步走到周明川身边,俯下身,用仅容两人听到的声音汇报:“队长,已经再次和赵舰长确认过了。信号强度稳定,他们正在全速赶来。”

周明川目光一凝,专注地听着。童安然继续道,语气中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只是……赵舰长明确表示,即使以最高航速,排除一切障碍,他们抵达我们预设的接应点,至少还需要两个小时。”

“两个小时……”周明川低声重复了一遍,眉头不由自主地紧紧皱了起来,在额间刻下一个深沉的“川”字。他快速在心算着:从遭遇伏击到现在,不过半小时;队员们弹药消耗情况、敌方可能投入的兵力、这片森林的复杂程度……两个小时,在平时的一次常规演练或低强度巡逻中或许不算什么,但在此刻,在敌情不明、身处险境的当下,这两个小时显得无比漫长,仿佛一道深不见底的鸿沟。每一分钟都可能意味着生死考验,每一秒钟都可能面临敌军的疯狂进攻。赵舰长的速度已经比标准应急程序快了些,但这远远不够,远远不够安抚他内心不断滋生的焦虑。他深吸了一口林间冰冷而潮湿的空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作为队长,他不能流露出丝毫犹豫和恐慌。

“知道了。”周明川的声音恢复了平时的沉稳,他看向童安然,“通知下去,固守待援。防御圈构筑完成后,立即统计弹药存量,优先补给外围队员。告诉大家,我们只需要顶住两个小时,援军已在路上。”

“是!”童安然点头,立刻开始通过通讯系统传达指令。

周明川转过身,目光越过临时掩体,望向黑暗密林的深处。在那里,他的队员们正在争分夺秒地构建工事,准备迎接未知的狂风暴雨。他知道,这将是一个漫长而残酷的夜晚,接下来的每一秒,都是对意志、战术和运气的极致考验。他握紧了手中的步枪,指关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无论如何,必须守住这两个小时,这是命令,也是他们所有人活下去的唯一希望。夜色,愈发浓重了。

嘭——嘭——嘭嘭!

几声短促而沉闷的爆炸声,撕裂了海岛的寂静,像是巨兽在发出痛苦的嘶吼。声音的来源,正是方辰阳不久前消失的那片丛林边缘。那是他精心布置的诡雷被触发了。爆炸的巨响在空旷的海岸线上回荡,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决绝,瞬间打破了表面脆弱的宁静。

这不是试探性的交火,这是总攻开始的信号。周明川的心猛地一沉,最后一丝侥幸心理也随之烟消云散。对方选择在此时,以这种方式强攻,其决心之坚决,意图之赤裸,已昭然若揭——他们对于温教授及其研究成果,志在必得,甚至不惜付出惨重的代价。

几乎在诡雷爆炸的余音尚未完全消散之际,四周便像炸开了锅一样,枪声开始零星响起,继而迅速变得密集,如同年节时密集的鞭炮,噼啪作响,但又远比那危险千百倍。子弹划破空气的尖啸声、不同制式武器独特的射击声、以及偶尔传来的呼喊或闷哼,交织成一曲死亡的交响乐,从多个方向压迫过来,仿佛一张无形的网正在收紧。

周明川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心脏在胸腔里剧烈地跳动,每一次搏动都撞击着肋骨,肾上腺素在急速分泌,让他的感官变得异常敏锐,却又让指尖有些发凉。他迅速和身旁的童安然交换了一个眼神,那眼神中没有任何言语,却包含了所有的理解和协同:保护目标,坚守待援。

两人几乎是本能地移动,步伐敏捷而精准,瞬间形成了一个小小的、背对背的防御圈。周明川侧身将温教授护在自己身后,童安然则用她娇健但坚定的身躯挡住了略显惊慌的卢小云。他们同时蹲下身,最大限度地减少暴露面积,只有锐利如鹰隼的目光在不断地、快速地扫视着周围的任何风吹草动。每一簇摇曳的灌木,每一块突兀的岩石,都可能隐藏着致命的杀机。周明川的耳朵竖起着,努力分辨着枪声的远近和方位,大脑飞速运转,试图判断敌人的主攻方向和兵力配置。空气中开始弥漫开硝烟的独特气味,混合着海风的咸腥,形成一种令人作呕而又高度紧张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