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帷幕号”如同潜入深海的一粒微光,向着银河系那璀璨而危险的心脏——被标记为“归源之眼”的区域—— silent runng (静默航行)。每一次跃迁都经过精心计算,利用星云、引力井甚至脉冲星的辐射作为掩护,最大限度地避免留下可追踪的轨迹。
舰内的气氛凝重到了极点。每个人都清楚,他们正在驶向敌人力量最集中的巢穴,任何微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瞬间的、彻底的毁灭。秦雪反复推演着各种遭遇战的应对方案和撤离路线,虽然她知道,在那样的地方,一旦暴露,任何方案可能都是徒劳。艾斯特拉则抓紧每一分一秒,研究着最新解密的数据和艾莉西亚提供的古老秘辛,试图找到“归源之眼”可能存在的规则漏洞或感知盲区。
林洛的投影核心保持着绝对的冷静,庞大的算力用于实时分析航道前方所有已知和未知的风险,并不断优化着隐匿场的参数。
航行漫长而煎熬。越是接近银河中心,空间的环境就越是复杂和狂暴。密集的恒星、活跃的黑洞、强烈的辐射带……这一切虽然提供了更多的藏身之处,但也极大地增加了航行的风险和传感器分析的难度。
终于,在经历了数次险些暴露的危机后,“帷幕号”抵达了预定侦察区域的边缘。
眼前的景象让所有透过舷窗或屏幕看到的人都屏住了呼吸。
那里并非想象中的、布满冰冷金属巨构建筑的军事要塞。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无法用言语形容的宇宙奇观。
一个巨大到超越想象的、由纯粹能量构成的、缓慢旋转的“漩涡之眼”。它呈现出一种深邃的、不断变化的暗蓝色,内部有无数更加明亮的光带如同神经网络般流淌、交织,散发出一种古老、浩瀚、既神圣又令人本能恐惧的气息。其规模之大,足以轻易吞噬数个恒星系。
这就是“归源之眼”?“架构”的中枢?
更令人震惊的是,在“漩涡之眼”的周围,悬浮着无数密密麻麻的、形态各异的“架构”单位!小到如“单元7371”般的清洁工,大到一些从未见过的、堪比小型行星的巨型构造体,它们都如同朝圣般,环绕着“漩涡之眼”缓缓运行,沉默而有序,形成了一种令人头皮发麻的、机械般的庄严感。
而在这些单位之间,不时有强大的能量流如同指令般传递,所有的单位都会随之调整运行轨迹或状态。
这里不是巢穴,这里是一座……宇宙尺度的、冰冷而高效的“神殿”或“工厂”!
“能量读数……无法估算……这根本不是一个文明能建造的东西……”传感器员的声音带着颤抖。
“检测到超强引力场和空间扭曲……常规物理法则在那里可能不完全适用……” “我们的隐匿场正在被强烈干扰!只能再靠近一点点!”
“帷幕号”如同在刀尖上跳舞,小心翼翼地向着那巨大漩涡的边缘靠近,试图收集更多数据。
就在此时,艾斯特拉突然发现了一些异常:在那些井然有序运行的“架构”单位中,似乎有极少数的单位,其运行轨迹存在极其细微的、不和谐的偏差。这种偏差并非故障,更像是一种……“犹豫”或者说“挣扎”?尤其是几个体型较小、设计更古老的单位,它们偶尔会短暂地脱离预定轨道零点几秒,然后又立刻被某种无形的力量拉回。
这让她想起了“废弃调试节点”数据中提到的“逻辑悖论”和“自由变量”。难道在这些冰冷的造物内部,也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不适”或“冲突”?
突然,主传感器捕捉到一道极其强大的能量脉冲从“漩涡之眼”的中心爆发出来,扫过整个区域!
所有运行的“架构”单位瞬间接受到指令,它们的能量签名同时发生改变,变得更加……具有攻击性和目的性!
“检测到大规模跃迁信号!它们……它们要出发了!目标是……分散向银河系的各个方向!”导航员惊呼!
“架构”并非在单纯集结,它是在进行兵力分配和投放!一次大规模的、“清理”或“归源”行动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