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分期付款”的落地,清江机械公司的电话就开始响个不停,公司将销售、售后热线增加到十条,还是差点被打爆!
先是周边县市的医院,接着是云西各地区的,最后连外省的大医院都闻风而动!询问ct机的、打听价格的、试探能不能也分期的…电话接线员嗓子都说哑了。
订单像冬天的雪花片一样,哗哗地往清江机械公司飞。芮齐艳亲力亲为带着大家日夜不停地整理订单合同,眼都看花了。
“厂长!又来了三张单子!都是要ct机的!”
“厂长!泸西地区人民医院问能不能优先给他们供货?”
“厂长!……”
芮齐艳是又喜又愁。喜的是产品得到了认可,愁的是——根本生产不过来啊!
摩托车那边也是同样光景。虽然每天能生产三十五辆,可这数量对于全国那么大的市场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求购的信件和电话也一样没断过。
“唉,这真是幸福的烦恼啊!”晚上,瞿子晴揉着发胀的太阳穴,对芮齐艳感叹,“好东西做出来了,卖不出去发愁,这订单太多了,生产不出来,也发愁!”
瞿子龙给她倒了杯热水:“是啊,ct机结构太复杂,全靠我们自己生产,确实太慢了。工人们三班倒,都快累瘫了。”
瞿子晴眼睛一转:“三儿,我有个想法。你看啊,这ct机、摩托车、甚至电视机,都不是一个整块,是由好多零部件组装起来的。有些通用件、标准件,比如螺丝、轴承、外壳、线束什么的,技术含量没那么高,是不是可以…外包出去?”
“外包?”瞿子龙若有所思。
“对!”瞿子晴越说越兴奋,“咱们抓总装、抓核心技术的生产,比如ct的球管和软件,摩托的发动机,电视的显像管。其他的,让别的厂子做!咱们定标准、验质量!这样产量肯定能上去!”
瞿子龙猛地一拍桌子:“好主意!就这么干!”
消息一放出去,才三天时间,全国各地的机械厂、电子厂、甚至街道小厂都闻着味来了!谁不想跟着清江机械这棵大树喝点汤啊?
清江机械公司门口一下子车水马龙,全是来寻求合作、希望拿到零部件生产订单的厂家代表。
这下可忙坏了瞿子晴和三位厂长。招标办公室门槛都快被踏破了。他们得评估各家厂子的实力、质量、报价,还得防止有人滥竽充数。
“李厂长,你们厂这铸件毛刺也太多了吧?不行不行!”
“张经理,价格不是唯一标准,质量必须过硬!”
“王工,你们的技术标准书得按我们的来,差一丝一毫都不行!”
办公室里,瞿子晴据理力争,
杨再凯细抠技术参数,
芮齐艳严把质量关,
刘启评估产能匹配。一天下来,嗓子冒烟,脑袋发晕。
但效果是显着的!一批有实力的配套厂家被筛选出来,签订了严格的供货协议。很快,符合标准的零部件就开始源源不断地运抵清江机械厂的总装车间。
这边的工人们只需要进行关键部件的生产和最后的总装调试,效率咔咔地往上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