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四,中午十二点。
两辆满载柿饼的货车在书记小轿车引领下,缓缓驶入云西省城。
今早接到顾墨帆电话,楚州官场一夜间发生大地震,余震不断,截止凌晨六点,顾墨帆接到省专案组透露消息,已经抓捕涉案人员一百多人,其中官员二十余人,最高级别已经达到正处级官员。
瞿子龙不禁唏嘘,估计手机信息上也没说详细,此案估计涉案的不只是那个所长,或者是又牵扯出了其他案子,难怪非要找替罪羊,想来这事自己没遇上,那个大山在这个空间,依旧还是一样的结局,二十年牢狱,二十年上访。
进入省城,不再胡思乱想。
透过车窗欣赏这座陌生的城市。
街道比南开宽阔许多,自行车流穿梭不息,偶尔还能看见几辆轿车、吉普车鸣着喇叭驶过。路边的国营商店门口排着长队,人们手里攥着花花绿绿的票证,伸着脖子等待购买物资。
\"三哥,省城好大啊!\"瞿子悦趴在车窗上,眼睛瞪得溜圆。她长这么大,在昨天之前,还没出过清江县,眼前的繁华景象让她兴奋得小脸通红。
范新杰也凑过来,两个孩子的脑袋挤在一起:\"哥,柿饼真能卖出去吗?这么多......\"
瞿子龙笑了笑,没说话。说实话,他心里也没底。九十三万摞柿饼,堆起来像座大山,想着就心慌......
货车转过一个路口,前方的小轿车突然停下,停在一栋气派的六层高楼门前,门楣上挂着\"聚仙楼\"三个烫金大字。
瞿子龙眼前一亮,到了——这是顾墨帆在省城的分店,比南开的还要豪华。
然而还没等车子停稳,一群人突然从四面八方围了上来。这些人穿着呢子大衣或的确良中山装,手腕上明晃晃地戴着上海牌手表,一看就是做生意的。可他们的打扮又透着一股子土气——有人把西装穿得像劳动服,有人皮鞋上沾着泥点子,显然都是刚富起来的小老板。
\"来了来了!\"一个戴鸭舌帽的中年人拍着车厢大喊,\"同志,我要两百斤!\"
\"给我留一吨!我出高价!\"另一个胖老板挤到最前面,手里挥舞着一沓\"大团结\"。
瞿子龙刚推开车门,就被这阵势吓了一跳。这些人怎么像饿狼见了肉似的?还没等他反应过来,聚仙楼里顾墨帆三步并作两步冲了出来。
\"龙哥!你可算到了!\"顾墨帆一把抓住瞿子龙的手,风轻云淡的高人形象中,眼神里却全是自豪和快夸我的得意,\"这些都是我联系的客户,天刚亮就等着呢!\"
原来,顾墨帆问了苏国豪后,立刻发动关系网,把省城做干果批发的、摆摊零售的、甚至食品厂采购员都召集来了。
1986年市场经济刚起步,这种大批量优质柿饼在云西省城可是抢手货,尤其春节,这是不二的伴手礼选择,尽管今天已经是年初四,但时间却不晚,因为云西的春节要到正月十五才结束,而且很多走动都是初五后才开始的。
可惜今年几个倒爷都默契的不再介入,这人老农们有货卖不出,儿二道贩子们却找不到货源。
得到顾墨帆联系,一个个双眼冒光,天不亮就往聚仙楼跑,深怕来晚了抢不到好货。
\"这......\"瞿子龙看着群情激奋的商贩们,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当初收购是按个数算的,现在卖却要论斤两。这些柿饼大小不一,怎么定价?
他拉过顾墨帆,低声道:\"麻烦,昨天是按个数收的,九分钱十个一摞。现在论斤卖,我没经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