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国豪在棋盘或许是黄金吗,商场和为人却妥妥的王者,输棋不输人。
仅几个呼吸,一口茶时间,就调整好了节奏,气定神闲!
“苏大哥,您这聚仙楼开得真不错。”瞿子龙转变话题,“电视里的高档饭店,都比不上您这里的逼格。”
苏国豪听到最后两个字,明显愣了一下,摆摆手:“餐饮搞不着多少钱的,只是我的副业,十个连锁店加起来,利润还不及贸易公司一个季度的收入。”他顿了顿,“不过餐饮业有个好处,能接触到三教九流,信息灵通。搞连锁是因为到处跑有个落脚点。”
瞿子龙心头一震。十个连锁店还只是副业?他想起自己那六家小英雄,多少还有点自得,瞬间有些无地自容!
“苏大哥,恕我冒昧,您主要做哪方面的贸易?”瞿子龙试探着问道。
苏国豪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从西装内袋掏出一张名片递给瞿子龙。烫金的字体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苏氏集团董事长。”
“目前我们在五个省有业务,主要做机电设备和农产品进出口。”苏国豪轻描淡写地说,“去年营业额大概四千万。”
四千万!瞿子龙差点被茶水呛到。
他想起六个快餐店一个月加起来都没一万的营业额,顿时觉得自己是有点自甘堕落咸鱼了。
“子龙啊,你知道我为什么找你聊天吗?\"苏国豪突然问道。
瞿子龙摇摇头。
“虽然我们兄弟认识时间不长,但我觉得我看人还是准的,你虽然年轻,但做事有章法。”苏国豪目光如炬,“更重要的是,你眼里有光,那是创业者、大商才有的神采。”
瞿子龙感到一阵热血上涌。能得到这样一位商业巨擘的认可,比赚一百块还让他激动。
“苏大哥过奖了,我就是小打小闹...”
“不,”苏国豪打断他,“这个时代物价,十块钱能生活多久?”
陈瞿子龙一愣:“以前我们一家子可以过很长时间。”
“没错。”苏国豪眼中闪过难言的神色,“1981年,我揣着十块钱出来闯荡,在建筑工地搬砖,一天工钱六毛。半年后我用仅攒下四十三块,我开始倒腾水果。”
他啜了口茶:“凌晨去批发市场抢货。我发现梨在邑县卖八分一斤,凤县能卖一毛二,而凤县南瓜仔回到邑县就能赚6分钱,我就借了一辆摩托每天骑三十里路倒卖,一天能赚二十多块。\"
瞿子龙听得入神。
苏国豪的故事像一幅画卷在他面前展开,那是成功商人的发家血泪史。
“后来呢?”瞿子龙忍不住问。
“后来我有了小帆,我的目标开始瞄下省城,从省城到地州,从乡镇到大城市,从云贵川到北上广。”苏国豪笑了笑,“每一步都是看到机会就抓住,就像《孙子兵法》说的'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