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在长桌边随意坐下,盘里夹满了牛排、海鲜和沙拉,不时碰杯,小声交流。
至于剧组其他成员,他们可就各自行动了。
有的去找朋友套关系,有的悄悄混入别的剧组希望撞运气,毕竟在场的大多数都是圈内大佬,任何一次偶然的对话都可能为以后的项目铺路。
王轩并不操心大家会做什么,毕竟,这帮年轻小伙子,活力和魄力都有,不差机会。
斯嘉丽倒是一直跟着王轩。
从自助餐吃喝到结束,她都紧随其后,偶尔帮他夹菜,偶尔轻声提醒他别吃太多。
礼服的束缚让她有些不舒服,微微皱着眉,但依旧保持优雅——这就是女明星的职业素养了。
吃完,她直接回酒店换衣服,毕竟礼服穿着真不方便。
别问王轩为啥不主动去和老外打好关系,比如昆汀之流。
额,这主要是王轩懒得去舔老外的臭脚,而且老外玩的花,同性恋一大堆。
这要是对王轩动手动脚,那就不是那个商演上遇到的小老板的下场了。
王轩怕自己一激动动手打死人,毕竟天天晨练,王轩的肉体已经突破人类极限了。
这要是全力一巴掌,怕不是能把别人头打歪,是180度的那种,头歪了,人也没了。
今晚结束后,接着就是主竞赛单元的电影放映。
每天大概播放两到三部,评审团每天都看片、做笔记、开会讨论。
到22号左右,奖项才会最终确定下来。
十多天的电影节,远不止主竞赛单元的放映。
非竞赛单元和特别展映单元也是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好莱坞大片首映、经典影片复映、纪录片放映等等。
今年的亮点之一,是昆汀·塔伦蒂诺的新作《杀死比尔2》。
这部片子一亮相,戛纳影迷和媒体都炸了。
此外,还有午夜场放映,这种时间段播放的电影,通常尺度极大:恐怖片、实验影片、亚洲重口味作品层出不穷。
不知道,还以为在看小日子的爱情艺术片。
当然今天就没和斯嘉丽继续电影院场景了,而是直接就在酒店办事了。
毕竟折腾了一晚上,斯嘉丽是懒得出门了。
至于剧组的其他主创,王轩也是懒得管他们去哪儿猎艳了。
都是热血男儿,还高大帅气,这段时间戛纳美女又多的要死,不干点什么,对不起美国佬北美野牛的绰号了。
电影节的日子就是每天看电影、交流、应酬。
王轩不是每部片子都去,很多影片只看简介就没兴趣。
第一天播放的都是名气较大的电影。
当天放映的,是迈克尔·摩尔的纪录片《华氏911》。
这部片子政治意味极强,既讽刺了漂亮国大统领和拉登的关系,也批判了去年漂亮国对伊拉克动武的行为。
论政治敏感性,这类影片放在柏林电影节或许更合适,但法国显然更“铁胆”,敢在戛纳亮相。
法国政府对伊拉克战争本身就持反对立场,这部影片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了法国的政治表态。
王轩看完,心里暗自评估。
“我这次来戛纳,不可能拿金棕榈。”
他很清楚,第一天的放映就让他明白了——政治敏感片和社会议题片在欧洲影坛话语权极大,而年轻导演的故事片即便入围,也只能在边缘试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