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数学考场像一口深井,所有的呼吸都被试卷吞进去。2003年被传为“史上最难”的西江卷在走廊里先被议论了半天,进了考场才发现,真相比传闻更现实、更刁钻。
王轩把试卷摊在桌上,目光冷静而没有波澜。他笑了笑,不是因为题好,而是因为知道:考场比拼的,不只是知识,还有心态与取舍。
王轩上辈子根本没看过03年的数学卷,所以是没记忆的,且穿越只是增强了记忆力,数学这门学问,不会依旧是不会,不要以为你穿越就会做数学压轴题了,别异想天开了,那是不可能的,王轩实测。
王轩确实是刷了不少题,强如开挂的他,目前数学进度只能算是小成,也就是能搞定一些基础题。
前半卷如同熟悉的街巷——选择题一气呵成,填空整齐利落,但选择和填空最后一道王轩是看都没看,直接瞎猜,一个选了b,一个写了1\/2。别问为什么是1\/2,问就是男人的直觉。
大题也就前两道和后三道的第一问可以写写。
目标定低一点就行了,先把能做的题做稳,把能得的分先拿下来先。监考老师的步子有节奏地在走道上敲出时间的节拍,教室里偶有翻页声,更多是低沉的思考。
王轩是知道自己的极限:常规题能做八成。
到了大题的后半段,许多人开始有了慌乱。第21题的那类基础题对他像是暖身操,几分钟便结束。可当压轴题出现时,整间教室仿佛被一股冷风吹过。
这道题要求在限定区间内比较函数的极值并给出完整证明,题面犀利又不留情。
旁边有人开始压头发,有人用力揉太阳穴。
王轩拿起笔,先在草稿上把直观的计算和图像画了一遍:导数、二阶导数、端点比较,思路清晰,但在严谨证明的最后一步,他卡住了。
是的,接下来不会了,但是没关系,有点步骤可能也会有一两分。
笔迹依旧干净,步骤写得逻辑分明:求导、解方程、列出极值点,对端点值作比较,然后写出结论并附上理由的要点,最后在证明性论述处交代了需要补充的严谨步骤以示完整。
这样,王轩虽然拿不到高分,但应该可以保证及格的样子。已经不错了,毕竟北电又不是北大,文化分要求没那么高。
考场里有人终于忍不住放声长叹,也有人紧咬下唇继续奋笔疾书。王轩在交卷前的十分钟,又回头检查了几遍计算与答案,改掉了两处小疏漏。
交卷铃响,王轩把试卷折好,背起书包走出教室。门外家长的焦虑与议论像潮水,有的说“这次太难了”,有的安慰“发挥正常就好”。
别问为啥没人认出王轩,王轩全程戴口罩,而且高考考场谁会在乎你是不是明星,都是第一次参加高考,紧张的要死。哪有闲工夫关注别人。
6月8日,天气更热,校门口甚至摆了救护车和降温冰桶。电台里不停提醒:“考生注意饮食,避免中暑。”
上午是理综,正如老师说的,你要是数学不行,那物理肯定是不可能好的,毕竟数学是物理的基石。优秀的物理学家基本都是优秀的数学家,比如牛顿,再比如欧拉。
考场里弥漫着紧张而微微焦躁的气息。王轩坐在靠窗的座位上,翻开理综试卷,第一眼看到选择题,他心里有些熟悉感——都是高中物理的基础内容。
第一卷选择题中,有一道化学题让旁边同学皱起眉头:“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b、c、d四个选项,各自离子间都有可能发生沉淀或酸碱反应。
教室里依旧有人开始挠头了:“这怎么选啊”,有人敲脑袋试图回忆溶解度规则。看到周围的考生反应,王轩就察觉到自己身处“大聪明”窝了。
王轩也有些发愣,只能凭记忆中模糊的溶解度表和酸碱反应规律,犹豫片刻后在答题卡上填下b:K?、No??、h?、So?2?。笔尖划出的痕迹小心而干净,比周围人略显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