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道李耳,见过道友。”
道人冲阴寿打了个稽首。
李耳?
哪个李耳?
阴寿眼神微眯,可能只有一个李耳。“道长是老君山那位李耳,还是首阳山那位?”
道人微微一笑,“大王觉得是哪位就是哪位。”老子圣人见阴寿装都不装了,他也摊牌了。
“都一样。”阴寿笑道:“也不一样。”
“怎么个不一样?”老子圣人笑道:“愿闻其详。”
阴寿回道:“老君山的李耳,乃大商子民,见王不拜是为无礼。首阳山那位,乃是天道圣人,代掌天道;寡人乃是人族之主,代行人道。天地人三才并行,你我各行其道。”
老子圣人很想来一句:圣人之下皆蝼蚁,可惜只要这句话一出口,很有可能迎来人道意志的镇压。此行能否达成目的先不说,若能安然离去就是道祖保佑。
帝辛这家伙从登上人王之位开始,就没把那句话当回事。话说回来,帝辛为何对三教如此排斥,却对西方二圣另眼相看?
“草民参见大王!”
老子圣人思量许久,还是向阴寿行了一礼。面子先搁一边,好处拿到手再说。
阴寿见老子圣人真的行礼,嘴角一抽,赶紧避开。之前那么说,也只是单纯的想恶心一下这位。真要受他这一礼,自觉当不起。
话没挑开倒好说,挑到明处,老子圣人就是鸿钧大弟子,最强天二代。自己只是“人二代”。
想到“人二代”这个说法,阴寿心中又不是滋味。人道意志自然在他之上,而自家小棉袄成了人道意志代言人。
寡人和人道意志,两者之间辈分怎么算?
洪荒辈分好乱!
阴寿收回乱七八糟的思绪,问道:“圣人光临武当,有何指教?”
老子圣人笑道:“大王既已踏上修行之路,不如我们论道一番如何?”
“自无不可。”阴寿淡然一笑,挥手间两团云气化作两个蒲团,落在两人身侧,“请坐。”
“多谢。”
老子圣人再次打了个稽首,盘坐于蒲团之上。到了他们这个段位,没收生死大仇。论道自然是吹牛逼,而不是撸起袖子互殴。“大王以为什么是道?”
阴寿听到老子圣人的问题,肚子里差点笑翻天。你问这个,寡人可就不困了。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徽。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圣人听了阴寿所讲的《道德经》总纲,眉头微皱。并不是因为阴寿说的不对,而是太对了,就像抢了自己的词儿一样。
阴寿见老子圣人一副便秘的模样,笑问道:“圣人以为何?”
老子圣人苦笑道:“妙,妙不可言!”
阴寿接着背书:“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也。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抄老子的话,让老子无话可说。
阴寿索性一口气将《道德经》全都背了出来。
老子圣人越听越是震惊,也越是不解。
正经的是,帝辛能将道阐述得如此精妙绝伦,至少对于道的认知,这家伙远胜二弟。心中下意识生出大道不孤,相见恨晚的错觉。
不解的是,帝辛明明有此造诣,为何背道而驰?能说出无为而无不为、道法自然的人,怎会如此锐意进取、逆天而为?
老子圣人皱眉之后问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不知大王可否详细解说一下?”
“这个简单。”阴寿笑道:“人法地就是,就是人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改变地理条件。地法天就是,地形变迁可以影响天象。天法道就是,天象变化可以改写宇宙法则。道法自然就是言出法随,说什么就是什么。我的道与法,自然是你要遵循的道与法。”
老子圣人听了,眉头皱成了川字,上一刻还觉得“吾道不孤”,下一刻就打脸了。“人法地不应该是,人的行为要遵循地理规律吗?地法天不应该是,地理规律需要遵循天象变化吗?天法道不应该是,天象变化要遵循宇宙规则吗?道法自然不应该是宇宙规则最终归于自然之道吗?”
面对帝辛的倒行逆施、倒反天罡,老子圣人直接甩出四连问。
“对对对。”阴寿回了三个字,满脸不在乎。老子圣人有这种理解,一点不奇怪,因为本来就是抄的他的书。“圣人说得一点毛病没有。”
老子圣人见帝辛认可了自己的论述,愁眉渐展,若能拨乱反正,最好不过。于是再次问道:“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大王做何解?”
阴寿笑道:“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意思就是,水善于利用万物,而万物莫敢争锋。就好比黄河之水携带大量泥沙,从天而降的威能,谁人不敬畏?涛涛海浪携天地之威,谁敢直撄其锋?”
“啊?”
老子圣人亚麻袋了。
这句话的意思不应该是,水无私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争夺资源或者名利吗?闭上因为震惊而变形的嘴,再次问道:“处众人之所恶,又当何解?”
“这个也简单。”阴寿笑道:“寡人都有这么强大的力量了,还有什么样的罪恶,是寡人处理不了的?”
“啊?”
老子圣人再次亚麻袋。
这句话的意思不应该是,水主动流向低洼、肮脏等众人讨厌的地方吗?
老子圣人实在是绷不住了,再次抛出一个问题:“何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这个同样简单。”阴寿笑道:“居善地,就是善于选择;心善渊就是心思深沉善于算计;与善仁就是,寡人善于让你变得仁爱;言善信就是寡人说得话,你要善于相信;政善治就是政务交给善于打理的人去治理;事善能就是寡人欲行之事,你必须要擅长,才能办好;动善时就是寡人要做的事,你必须要先有预判,善于抓住时机,提前做好预案,才能做的更好。”
“啊?”
崩溃了,老子圣人彻底崩溃了。“居善地不是安于适宜位置吗?心善渊不是心志淡泊宁静吗?与善仁不是待人真诚无私吗?言善信不是言语恪守信用吗?政善治不是为政条理清晰吗?事善能不是做事发挥所长吗?动善时不是行事顺天应命吗?”
“对对对,圣人言之有理。”阴寿笑道:“圣人问了这么多,可否让寡人问几个问题?”
“大王请问。”
老子圣人平息一下起伏的心绪说道,论道嘛,自然是你问几个问题,我问几个问题,牛逼才能吹下去。不然就不是论道,而是讲课了。
阴寿笑道:“首阳山、昆仑山、金鳌岛、须弥山,是不是洪荒一等一的洞天福地?常言道圣人之心不可揣度,是不是真的?圣人教化万族时,手里拿的是不是先天至宝?圣人说的话,有几个人敢不听?谁敢不将圣人的话放在眼里?圣人行事都是亲力亲为吗?没点天赋能否入得圣人法眼?圣人门徒是不是按照圣人心事行走洪荒?”
之前老子圣人给他来了个七连问,阴寿同样七连问甩了回去。
“这……”
老子圣人一脸惊异地看向阴寿,答案很简单,之前帝辛已经回答过了。问题是这些问题,他从未想过。
阴寿见老子一副惊疑不定,神色复杂的样子,冷笑道:“你告诉寡人什么是圣人之道?什么是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这几句反问,几乎是厉声问出,下意识都带有几分人王之威,人道意志在武当山上空盘旋,随时都要降临。
阴寿最狠又当又立之人,他不讨厌西方二圣,因为西方二圣从来就不装,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尽管算不得君子,起码也是真小人。
气氛一下子变得沉重起来。
“我……我……”
老子圣人想要辩解几句,奈何事实摆在眼前,不知从何开口。
阴寿所说《道德经》,正是他道之所向,诸圣所言所行却是背道而驰。
阴寿看向神色复杂的老子圣人,又道:“想做老君山的李耳,还是首阳山的李耳,圣人请自便。”
阴寿对于真正的佛门或者道门,都没有偏见。只是见不得招摇撞骗的假道士,看不得披着袈裟的淫僧恶棍。
老君山的李耳,奠定了道门之基,自然受人敬重。首阳山的李耳总是在算计、在收割,令人不齿。
此时阴寿也没了与老子圣人论道的心思,走出藏经阁,欣赏着武当风光。
如果洪荒的少林是佛门圣地,武当或许会成为洪荒的道门祖庭。
老子圣人看向阴寿离开背影,心中暗自苦笑:常人道圣人之心不可测,今日方知人王之心更难测。
他看不透帝辛的心思。
以周代商,早已不是秘密,至少对于大商之主帝辛来说,自然看得清楚。诸圣除去通天之外,皆在针对大商,针对他帝辛的统治。
帝辛不可能不知道。
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帝辛开创的少林,对西方二圣大门敞开。如今开创的武当,同样对自己广开方便之门。
此举无疑是增强了敌人的实力,帝辛图啥?
若说算计,这些被大道功德认可的典籍,可做不得假。
历经无穷岁月,他也没见过这般对手。
到底是帝辛的无私,还是他有绝对的自信?
封神之战,无论从哪个层面来讲,帝辛都没有胜算。
人道意志虽然彻底复苏,但是有天道意志压制。苏叶虽强,难不成还能以一敌五?截教虽然门徒众多,也敌不过诸圣门徒之众。天地门或许实力不可小觑,又如何抵得过天下散修?
帝辛踏上修行之路,犯了洪荒大忌。天下修行者,不惧人王贤德,忧惧长生久视的贤明君主。
天庭重立至今,依旧形同虚设。究其原因是,洪荒万修不愿入天庭。不想受天庭的约束,就想被人王统治?
这怎么可能!
踏入修行的人王,天生站在洪荒万族的对立面。
正是因为看到这一点,所以无论帝辛如何发展大商,他都是稳坐钓鱼台,他可比他二弟看得远。
无论他看得再远,也看不透眼前的帝辛。
“上善若水。水善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无尤。”
诸圣以言践道,帝辛以行践道。
帝辛,大善!
想不通的老子圣人,只得在心里将帝辛推到道德制高点。
不管帝辛说了什么,要看他做了什么。
自他继位以来,对民,改吏治施仁政。御下,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于修行者,布道天下,无分彼此。可以说帝辛比截教更像截教。
通天传道多少还看看门徒资质出身,帝辛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想法。
人家以直播的方式传道,根本不知道对面听道的是谁。有求必应,有问必答。
什么叫有教无类?这才是有教无类!
从始至终,帝辛就没向任何人伸过手。若说帝辛为了功德气运,可他并没有以功德证道。
老子圣人收回思绪,也开始了抄经之旅,亦如当初的西方二圣。
在老子圣人抄经的日子里,阴寿没有管饭,也没有将他扫地出门,更没有打扰他。
凡是拜入武当的门徒,他都亲自教导。无论是学习武学,又或者研习道藏,阴寿皆是来者不拒。
无论是官宦之弟,还是平民百姓;无论是各派修行者,还是天地门门徒;入我武当山,皆为道门人。
朝歌,倾宫。
阴寿除了每天直播之外,就是感悟武道。随着《笑傲江湖》持续播出,大商武风越发盛行,阴寿的武道感悟同样与日俱增。
西岐尚未吹起二度进攻的号角,大商风平浪静。修行界鸿蒙紫气的风潮过后,也开始陷入沉寂中。
天下太平,洪荒太平。
大商依旧在发展的告诉上狂飙,天工部尚书雷开负责研发,工部尚书傅恒负责督造,户部尚书费仲和司农部尚书申公豹负责推广,太师居中调配,大商的基建发展速度难以想象。
一些不太重要的发明创造,逐渐流传出去,大商的商业也逐渐兴盛起来,尤浑也开始忙碌起来。
货币体系从以物易物,再到金银等固定货币,再到钱票纸质货币,最后倒移动支付的数字货币,仅仅只用了六年时间。
要干大事,还得看修行者。
修行者想要在凡间推行什么政策,实在不要太简单。
大商,修行文明和科技文明开始双线并驰,两者相辅相成。
文明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了人才空缺,随之而来的便是各地学府的兴起。
阴寿透过窗棂,看向远方。
大商正在沿着他想要的方向发展。
古人并不缺少智慧,缺少的只是打开方式。
或许这就是穿越者的意义吧。
他看似什么也没做,然而一切源头都在他这里。
这如画江山,这诗意人间,岂容他人破坏?
大商每前进一步,他的证道之心更胜一分。
只有足够的力量,才能守护这诗画天地。
阴寿坐回他常坐的椅子上,架起手机继续直播。
今天是《笑傲江湖》大结局。
“正所谓‘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提剑跨骑挥鬼雨,白骨如山鸟惊飞。尘世如潮人如水,只叹江湖几人回。’家人们,《笑傲江湖》已经完结,不知家人们有何感想?”
帝辛的故事藏有武道,帝辛的武道同样藏于故事。
大商有了独属于大商的武林。
独钓寒江雪:大王,《葵花宝典》真的刚柔并济,真的能天人化生,真的能令人起死回生吗?
阴寿:这问题好抽象。
能练《葵花宝典》的,论狠,只比哪吒略逊一筹。
此时他已经能够想到,在某一江水便,一位满脸不忿的公子或者大叔,正对着江水踌躇满志。
手中钢刀是紧了又紧,松了又松。
欲练此功,挥刀自宫。
宝典上写得明明白白。
寡人要不要告诉他:“不自宫也可成功?”
不行,这太对不起东方小姐了。
阴寿咬了咬牙,狠心说道:“确实。《葵花宝典》确有奇效。”
渭水边,姜子牙看着手机屏幕上,阴寿那严肃的表情。
思虑再三,放下手机,起身……
以掌为刀,沿着胯下扫去。
啊——
一声痛呼,伴随着二两肉,与渭水融为一体。
他,太想进步了。
如果能打开永生之门,别说二两肉,就算三两也无所谓。
女人只会影响我拔刀的速度。
大王是不会骗人的,大王的信誉,是经过无数大商子民,各路诸侯验证过的。
独钓寒江雪:多谢大王。
看到这四个字,阴寿下意识嘴角一抽。
不会真切了吧?
那得多疼啊?
人生需要多绝望,才会修行《葵花宝典》?
如今就他所传下的功法,就有两门速成功法。其一,《北冥神功》,可以延伸出《吸星大法》或者《化功大法》。其二,《葵花宝典》,可以延伸为《辟邪剑法》和《莲花宝典》。
阴寿笑道:“不用谢,人生在于选择。”
小开不是开:道友,你不会真那啥了吧?
独钓寒江雪:大王说得对,人生在于选择。
小开不是开:不是,你真的自宫了啊?
独钓寒江雪:对。
小开不是开:不会吧,不会吧?竟然真的有人自宫?竟然真的有人听大王瞎咧咧!
阴寿:寡人还在看着呢,你这样说礼貌吗?
独钓寒江雪:道友,有什么问题吗?
小开不是开:问题倒是没有,只不过想要修行《葵花宝典》,只要修行一门至阴至寒的秘籍,比如《寒冰真气》就行,再配合道门《清心咒》,或者佛门《静心咒》,不用自宫也能修行。
独钓寒江雪:啊?
此时渭水边姜子牙双目突出,脸色发白。
噗!
一口逆血喷出。
他好歹也是出自玉虚宫,金灵圣母的话,他只是稍作思量,便理解了其中奥秘。
那一口血,一半是疼的;一半是气的。
金灵圣母继续输出。
小开不是开:世上还真有这般傻子,居然真的听大王忽悠。
阴寿脸色越来越黑,你诽谤啊,这是诽谤!寡人几时说过要挥刀自宫,才能练成神功?那渣男说的好吧?
姜子牙:噗!
独钓寒江雪:道友何不早说?
小开不是开:你也没问啊。放心吧,还能长出来的。
姜子牙:?
噗!
又是一口逆血喷出,晕了过去。
金灵圣母最后一句话,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尤其是对于一个男人来说。
小开不是开:道友,疼不疼啊?
雷开这小子太坏了。
阴寿都替那位钓友疼,索性下了直播。
能不能长出来,还要看对方天人化生时怎么化。《葵花宝典》可男可女,最有性价比的变形手术。
毕竟在泰国要花钱,手术后药还不能停。
修炼《葵花宝典》后,不只能变美,还能获得不菲的实力。
阴寿刚放下手机,老大老二找了过来。
“殷郊求见父王。”
“殷洪求见父王。”
兄弟二人没有直接闯入,而是在门口自行通报。
“进来吧。”
阴寿也很好奇,这两个逆子找来做甚?
兄弟二人推门而入,三年过去,两人已经长成了精神小伙。
殷郊侧头看了一眼殷洪,说道:“父王,我们想拍一部大戏。”
“哦?”阴寿来了兴趣,上一个这么说的是小月月,结果大戏没拍出来,自己合道了。
阴寿看了一眼手提摄像机的兄弟二人,笑道:“想拍什么?”
殷郊想了想,回道:“就拍父王刚刚讲过的《天龙八部》和《笑傲江湖》。”
“好啊。”阴寿听说要拍的是武侠剧,悬着的心放了下来。之前小月月是因为拍《星辰变》,最后把自己拍成了人道大圣。
这两逆子,总不可能把自己拍成武道圣人。特么自己开创的武道,自己都还没证道,别人更别想了。
再说这两小子的悟性,哪里比得过自家小棉袄?何况还没有鸿蒙紫气加成。
“多谢父王!”
两人见阴寿同意了,顿时心花怒放,殷郊趁机又道:“要拍大戏,就要去各大门派取景。”
“什么?”阴寿话语冷了下来:“你们要离开朝歌?”
不是怕这二人离开朝歌,而是这二人身上带有bug,不过以现在的人道意志强度,只要不离开王畿之地,应无大碍。
“父王恕罪!”
兄弟二人当即吓得跪了下来。阴寿虽然很少发怒,他们依旧不敢忤逆阴寿的意志。
阴寿看着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兄弟二人,与这两人的唯唯诺诺相比,他还是更喜欢天不怕地不怕的哪吒,以及对什么都无所吊谓的武庚。
“你们先起来吧。”阴寿想了想,回道:“要离开朝歌,也不是不行。”
“真的吗,父王?”
兄弟二人一脸希夷地看向阴寿。
“当然。”阴寿笑道:“寡人何曾欺骗于尔等?”话锋一转,“不过你们在离开之前,必须要先学会一定本事。至少要有了一定的自保之力,才能离开朝歌。先修炼到大罗金仙再说吧?”
“啊?”
两兄弟听到大罗金仙几个字,脸色瞬间苦了下来。自己什么资质,他们还是心中有数。修炼这一块儿,真比不过哪吒和武庚。
他们几个天天在王宫切磋,兄弟二人也是看在眼里,同时也记在心里。
私下里他们也不是没有向四小只请教,可惜对于他们而言,请教那几个逆天天才,就如小学生请教钱老一样。
哪吒和敖丙讲的,每个字他们都能听懂,连在一起就不知所云了。
别说大罗金仙,即便是人仙,这辈子都别指望。
事实上两人也没有他们自己想象的那么菜,只是他们请教错了对象而已。
如果他们请教对象是闻太师,结果也不会受到这么大的打击。
阴寿见两人垂头丧气、如丧考妣的样子,皱眉道:“作为寡人的嫡长子、嫡次子,岂能如此妄自菲薄?区区大罗金仙,等闲事耳。”
这两个家伙虽然资质不太行,也得看和谁比。毕竟在广成子和赤精子手上,几年功夫也成就了金仙修为。
至少不是外卖,还没菜到家。
“父王恕罪。”
兄弟二人见阴寿言辞犀利,赶紧再次跪地请罪。
“起来!”阴寿皱眉道:“好男儿岂能动不动就下跪?即便跪的是寡人,也不行。”
“是!”
兄弟二人再次起身,尽管他们也明白自家父王的意思,可惜就是硬气不起来。
洪荒讲的是实力,王朝同样如此。
在武庚面前,他们真的硬气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