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寡人要站着当人王(2 / 2)

九彩气运之子,可不是彩蛋,一砸一个不吱声,那是正真的天地宠儿,主角命格。

封神?

昊天也就寡人这个水准吧?

你们不封,寡人都要封!

在野,有截教这么个强力外援;在朝,有苏叶这么个天牌打手。

怎么输?

就算自己输了,还有两个九彩气运的仔,怕球!

阴寿心中难得升起一股锐意,一统人族就在今朝。

人族完成统一,还有一波红利,一举证道不是不可能。

事关自己道途,阴寿哪里还肯摆烂?毕竟他的金手指是人道气运,又不是摆烂系统。

“来人!”

阴寿轻喝一声,飞廉恶来应声而来。

“传闻太师进宫。”

没过多久,闻太师被请进倾宫。

闻仲见到阴寿,也是一脸肃然。平时自家大王不是坐着的,就是躺着的,总给人一种慵懒的模样。

今天。

大王站起来了。

“臣闻仲,拜见大王。”

闻仲见到如今的阴寿,恭恭敬敬行了一个臣子之礼。

“太师,请起。”

阴寿也收起平日里吊儿郎当的样子,一脸严肃得看向闻仲,军国大事,不可儿戏。

阴寿单手负于身后,在书房中来回踱了几圈,思量许久,才开口道:“寡人今日请太师来,一共有八件事交代。第一,重商税轻农赋;第二,摊丁入亩,土地一律收为朝廷所有。第三,鼓励生育,但女子十六之前不可出阁,男子十八之前不可娶妻。第四,加强军备,命黄飞虎都督三军较事。第五,全面推广、加强教化。第六,命东伯侯、南伯侯、西伯侯,三月初三入宫面圣。第七,加封北伯侯崇黑虎为镇北王,世袭罔替;加封北方侯袁福通为一等忠勇侯,世袭罔替。第八,尽快形成一套相对完善的律法体系。”

看了一眼一脸懵逼的闻仲,又道:“太师,请重复一遍。”

啊?

闻仲回过神后,将阴寿所说七件事,一字不漏的重复了一遍,“大王,这些事不是不能办,而是不好办,一个弄不好,甚至动摇国本。”他以为自己已经很激进了,没想到躺平的大王才是最激进的那个。

步子迈这么大,不怕扯着那啥?

阴寿轻揉眉心,问道:“太师有何为难之处,可尽数道于寡人听。”

闻仲苦笑道:“加封崇黑虎、与袁福通,此乃朝廷恩典,自无不可。宣三位伯侯入宫,也只是一纸诏令的事……”

阴寿罢了罢手,“太师直接说难点在哪里,寡人现在不想听总结的废话。”

闻仲苦笑道:“大王,我们国号为‘商’可不是因为我们商业发达,我们只是耕战之国。”

阴寿笑道:“寡人知道,但是商业很快就能兴盛起来,一旦雷尚书在北海有了成果,咱们大商将会日新月异,发生颠覆性的变化。”

“好吧。”闻仲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阴寿的说法,未雨绸缪自然可以,随后又道:“摊丁入亩,大商土地大多掌握在地方豪族的手中,而最大的豪族就是……王室。”

最后两个字,闻仲几乎是咬牙说的。他对很多王室成员不满已经很久了,可王室是大商的根基。很多时候,他也很无奈。

“王室?”阴寿冷笑道:“没有王,哪来的王室?王室再大,还能大得过王法?从今天开始,寡人不想再听到‘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说法。上至王室国亲,下至平民黎庶,皆依法行事。敢说一个‘不’字,斩!一人死罪斩一人,十人死罪斩十人,万人死罪斩万人。功则赏,过则罚,功过不相抵。”

阴寿一边说着,闻仲一边冒冷汗。大王这么搞,得有多少人头落地?

阴寿看着沉默不语的闻仲,又道:“太师可还有疑问?”

闻仲想了想又道:“鼓励生育的事,为何一定要限定年龄?”

阴寿想了想,就这年纪都早了些,“这件事解释起来比较麻烦,反正寡人不会害他们就是。太师可还有其他疑问?”

闻仲暗叹一声,回道:“没有了。”

“很好。”阴寿点了点头,又道:“这几件事能不能办?”

“能!”闻仲咬了咬牙回道,他始终觉得太过激进,很有可能朝野动荡。眼下虽然四夷皆服,可西岐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一旦朝廷发生动荡,到时内外受敌,怕是相当为难。

之前他也想一举荡平四夷,那是建立在朝廷稳固的前提下。如今仅仅一个摊丁入亩,就能震荡朝堂。

“很好。”阴寿略微点头,“能办就去办,寡人要尽快看到成果。”

阴寿目送闻仲离去,他心头何尝不是暗自叹息?证道已经不是他一个人的事,事关整个人族的兴衰。

苏叶证道的消息还没有泄露出去,一旦被诸圣得知,极有可能引起诸圣的疯狂反扑。即便是通天,阴寿都不敢保证,对方站哪边。

人族想要自立,唯有自强不息。

唯有自己证道了,一切才有机会。

人族只有展现出足够的实力,在洪荒中才有话语权,才能成为真正的天地主角。

你见过哪一个主角,被人圈养起来肆意蹂躏?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阴寿在书房中,找出那些抄好的书。部分书籍已经落了灰尘,显然尘封已久。

既然要摊牌了,还在乎什么天机不天机?

待量劫过去,这洪荒大地,谁主沉浮,还得打过才知道。

“来人!”

阴寿唤来飞廉恶来,指着一堆书籍说道:“将这些书籍装箱,送到太师府,亲自交给闻太师,少一页,提头来见。”

“是!”

飞廉恶来头一回见自家大王如此严肃,哪里还敢大意?像保护亲儿子一样,将这些书籍送到了太师府。

太师府闻仲见到这些书籍后,原本沉重的心,变得轻松了许多。

原来大王并非一时兴起,而是早有预谋。

比朝局动荡更让他担心的是,自家大王拍脑袋决定,做什么想一出是一出,那才是毁灭性的灾难。

当他打开书籍一本一本看去的时候,心头的震撼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