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灵圣母见杨婵长期不回话,又道:“师妹久居娲皇宫,不食人间烟火。好不容易来一趟人间,也别急着回去。倒不如好好看看这人间,看看这不一样的风景。”
“好。”杨婵点了点头,“师妹受教了。”
金灵圣母目送杨婵离去,心中暗道:傻逼大王,本座也只能帮你到这了。
杨婵离开学堂后,依旧漫步于原野之间,她真的要好好看看这人间,看看这大商的人间烟火。
学堂远不只金灵圣母那一座,也有大商官办学府,但是更多的却是截教门徒所立。
大商官方学堂,只开设在各大城镇之中,甚至偏远一些的小城还没有。
但是截教不一样,截教不只门徒众多,更是不缺金银财货,他们开办的学堂,几乎遍布大商王畿之地每一个角落。
有人的地方,十里之内,必有读书声。
曾经那个杀伐果决,动不动就流血千里的截教消失了,他们纷纷化作教书育人的先生,隐没于山野之间。
白天是答疑解惑的先生,晚上则是斩妖除魔的判官。
如今的截教一点也不截教。
当然也不是每一个截教门徒都是那么博学多才,也有人像金灵圣母一样,被熊孩子问得面红耳赤。
比如那赵公明,他可没有极品功德灵宝的手机,被熊孩子怼得抓耳挠晒面如黑炭。很多典故,他也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拿那些熊孩子们一点办法也没有。
当然也有脾气不好的,那是操起戒尺就开揍,打别人家的孩子,表示一点也不心疼。
杨婵只是笑笑,然后一笑而过。
她不知道截教图什么,因为她没做过先生。并不能体会功德洗刷肉身、灵魂的快乐。也无法体会一个懵懂无知的孩子,逐渐蜕变为一个知书达理的童子时,作为先生那种独有的自豪感。
他们日复一日的教书育人,日复一日的被功德洗涤神魂肉身,那种舒爽感,那种道行与日俱增的痛快感,一般修行者真的体会不到,反正比杀人夺宝香多了。
当杨婵看到十天君中的孙良时,彻底不淡定了。教书育人,她可以理解为截教是在履行教义。
但是你治病救人,什么鬼?
你孙良是什么人?你可是毒修,不是医仙!
孙良,请摆正你的位置。
杨婵走上前,疑惑地看着正在为患者把脉的孙良,“孙良道友,你这是……”
“姑娘,有病请……”孙良抬头一看,见是杨婵,把“排队”两个字咽了回去,“杨婵?没病就让开,有病就排队,正忙着呢。”
对于杨婵,孙良谈不上好感,也没多少恶感。打扰自己治病救人,就没什么可客气的。
教书育人是修行,治病救人也是修行。
他堂堂截教十天君,声震洪荒的毒修,让他给孩子们上课?孩子们不怕,他自己都怕。化血阵还没摆上桌,自己先被清理门户了。
杨婵苦笑摇头,随后离开了,她与孙良只是认识,并无交情。人家没有义务为自己答疑解惑,不管怎么说,治病救人对人族而言,也是一种功德。
杨婵渐行渐远,离朝歌也越来越近。
路虽然漫长,但总有尽头。
她该如何面对帝辛?
截教的转变,必然不是截教生来如此,为何之前的截教不是这样?
这一切与帝辛脱不开关系,她不知道为什么,现在也不想知道。
这样的人王不好吗?
这样的帝辛不好吗?
这样的截教不好吗?
这样的大商不好吗?
这样的人族不好吗?
为何诸圣难容!
通天师伯也是圣人啊,为什么他可以放下圣人颜面,走到乡村,去做一个普通先生?
……
想不通,这些问题,杨婵一个也想不通。
如果可以,她希望自己永远到不了朝歌。
但是朝歌就在那里,就在前方,迟早要面对。
杨婵在王畿之地纠结,白莲童子在北海纠结。
白莲童子看着手中传讯玉符,眉头能夹死蚊子。
传讯玉符内只有一句话,来自弥勒的命令:纠结七十二路妖王反商,敢跑?腿打折!
造大商的反?
一想到恐怖的帝辛,他就觉得脖子发凉。再想到阴险的弥勒,又觉得双腿不保。
他怎么也没想到,他都躲到北海了,麻烦也特娘的跟了过来。
娘的,自从出了须弥山,就没有一天安稳过。
跑,肯定不能跑。
反,必须得造。
白莲童子把心一横:“大不了,老子把七十二路妖王葬送了,反正死道友不死贫道。”
咦?
白莲童子眼睛突然有了光彩,我特娘还真是个天才!
坑杀七十二路妖王,对于帝辛来说是“大功一件”,那家伙肯定不会砍了自己。对于弥勒也算有交代,毕竟咱真的造反了,只是打输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