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闻仲回金鳌岛(2 / 2)

“胡说八道!”金灵圣母冷喝道:“三教同气连枝,岂会同门相残;西方教与我等素无因果,岂会加害我等?妖教名存实亡,早已退出历史舞台,有何能力搅弄风雨?”

“啊?”

闻仲一脸懵逼地看向金灵圣母,师尊不会《黄庭》念多了,念糊涂了吧?

这些年阐截两教都打出狗脑子了,还同气连枝?西方教不知强渡我截教多少门人,这叫没有因果?

难道师尊站得太高,看不见底下?闻仲想到了阴寿偷溜出宫的借口。

金灵圣母见闻仲一副呆傻样子,心中略有不悦:“修行者切忌捕风捉影。”声音缓了缓,“你且下去吧,许久没回金鳌岛,休息几日再走也好。”

“师尊,真的有大事发生。”闻仲见金灵圣母要赶人,顿时将朝歌发生的事情一股脑吐了出来。

“证据呢?”金灵圣母微微抬眉:“凭空臆测的事,休要胡说,坏了三教情义,你担当得起吗?”

“啊?”

闻仲一脸茫然,师尊还是太单纯了,若换成自家大王,说不得已经提剑杀过去了。人家拿你当狗砍,你却把狗当人看。

“让他过来,你也一起。”

金灵圣母正想喝斥几句,脑海中传来通天的声音。

“是!”

金灵圣母对着碧游宫方向行了一礼,尽管心中不解,但是师命不可违,转身对闻仲说道:“随为师来,师尊要见你。”

“好!”

闻仲心中一喜,师祖还是明白人,没有被第一大教的名头冲昏头脑。

两人来到碧游宫,见一身黑袍的通天圣人,盘坐于蒲团愁眉不展。

“拜见师尊!”

“拜见师祖!”

两人分别向通天见礼。

“嗯,坐。”

通天伸手一挥,两个蒲团出现在金灵圣母与闻仲身后。

“谢师尊。”

金灵圣母依言坐下。

闻仲却是神色一僵:“弟子不敢,弟子惶恐。”祖师当面,岂有他的坐次?何况还与自家师尊同列。

通天脸色微沉:“让你坐就坐。”

闻仲心肝一颤,还是坐了下去:“谢师祖。”虽然不合礼法,但是师命不可违。

通天见闻仲坐下,愁眉微展:“将你之前说的事,再说一遍。一个细节不许漏,一字不可错。”他也很奇怪,刚签下封神榜,凡间怎么就知道了。

别说凡间国度,即便圣人门徒也不清楚,目前知晓的仅限诸圣之间。如此天机,诸圣无人敢泄露。

“是。”闻仲又将之前发生的事说了一遍。从阴寿写下三篇奇文,一直到他离开朝歌,事无巨细全都讲了一遍。

听到阴寿简化文字,写出奇文,提出造纸术与印刷术的设想,通天哪怕是圣人也小小惊讶了一把。

不管是简化文字,还是造纸术等等,听上去不难,难就难在从无到有的过程。

听到阴寿将玄都与广成子骂得吐血道心蒙尘,心中还莫名其妙得开心一下。

阴寿骂遍诸圣,通天只觉得孺子可教,吾道不孤。他也看不上那些蝇营狗苟道貌岸然之辈,只是有些话,他只能听不能说罢了。

比干能从只言片语中窥得大劫信息,堪称人杰。更难得的是帝辛居然提前知晓早早布局,或许他的布置未必能承受大劫的冲击,但是这份心性与智慧,亦非常人能及。放眼三界,也是个中翘楚。

通天圣人略作思量,问道:“你回金鳌岛,是你家大王的意思,还是比干的意思。”

“都不是。”闻仲回道:“弟子听闻比干少师剖析后,深感不安故而回来报信。”

“好。”通天点了点头:“你且回去吧,好好辅佐你家大王。”

“是。”

闻仲离开碧游宫,往朝歌而去。

通天待闻仲离开后,偏头问向金灵圣母:“你怎么看?”

金灵圣母:“如今天下太平,闻仲未免言过其实。三教同气连枝,断不会同门相残?”

通天圣人再次凝眉:不会吗?如果不会,碧游宫应该在昆仑山;如果不会,湿生卵化之辈不会出自阐教之口。

我也希望不会啊!

通天暗叹一声,本来他只想闭关锁岛,但是现在似乎出现了另外的选择。

人王不可辱,大商重臣不可辱,大商子民更不可辱。

这代人王不简单啊!

大商重臣不可辱,这就是你抽打青鸾白莲,怒骂玄都广成子的理由?

本座承你这份情,至于为你担多大因果,且看你造化。

想到这些,通天对金灵圣母说道:“修行,在修在行,你且下山历练去吧。”

“啊?”

金灵圣母还没反应过来,就被一股柔和的力量送出了金鳌岛。

看着近在咫尺,又仿佛远在天边的金鳌岛,金灵圣母风中凌乱。

咱就听个讲,打个酱油,咋还被放逐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