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脊山像一头沉默的巨兽,在愈发浓重的暮色里蛰伏着,散发出原始而危险的气息。
山脚下弥漫的灵气不再是滋养,更像是无数道混乱交错的湍流,裹挟着草木的呼吸、岩石的脉搏,以及某些更加古老、更加桀骜不驯的意志。
陈科与刘芯彤踏入了山林。
甫一进入,周遭的光线便骤然暗淡下去,仿佛一步跨入了另一个世界。
参天古木的枝叶层层叠叠,将最后一点天光也遮蔽得严严实实。
空气湿冷,脚下是厚厚的、不知积累了多少年的腐殖层,踩上去软绵绵的,发出细微的噗嗤声。
寂静,是这里的主旋律。
但这寂静并非空无,而是充满了无数细微的、躁动的“声音”——灵气的嘶嘶流动,地脉的低沉轰鸣,以及那些栖息于此的、非人存在的窃窃私语。
没走多远,前方的林间空地上,毫无征兆地涌起一片浓稠的、仿佛拥有生命般的白色山雾。
雾气翻滚着,凝聚着,迅速化作一个模糊的、没有固定形态的人形轮廓,只有两点幽绿色的光芒在雾气头部的位置闪烁,死死地“盯”着两个闯入者。
雾妖。
它没有发出声音,但一股冰冷的、带着排斥与警告意味的意念,如同无形的冰锥,直接刺向陈科和刘芯彤的意识。
周围的温度瞬间骤降,草木叶片上凝结出细密的白色霜花。
陈科停下脚步,没有立刻采取攻击或防御姿态。他抬起手,示意刘芯彤稍安勿躁。
然后,他上前一步,对着那团翻涌的雾气,双手抱拳,行了一个极其古老、带着山林自然韵律的拱手礼。
他没有说话,而是将自身一缕温和而纯粹的灵力,如同投石问路般,缓缓释放出去。
那灵力中不含攻击性,只有一种平和的、带着敬意的探询与沟通的意愿,仿佛在说:路过此地,无意冒犯,只为借道。
雾妖头部那幽绿的光芒闪烁了几下,冰冷的意念似乎出现了一丝迟疑。
它能感受到陈科灵力中那悠远而正统的气息,与这片山林并非完全格格不入。
翻涌的雾气稍微平复了一些,但那冰冷的锁定并未完全解除。
就在这时,旁边一棵需要数人合抱的巨大古树,那粗糙皲裂的树皮上,缓缓浮现出一张苍老而木讷的人脸轮廓。
深褐色的树纹构成了它的五官,一双由苔藓形成的眼睛缓缓睁开,带着沉沉的暮气和审视。
木灵。
它比雾妖更加沉默,也更加厚重。
一股庞大的、带着泥土和岁月气息的意念笼罩下来,沉重得几乎让人无法呼吸。
它在“看”着他们,更准确地说,是在“看”着刘芯彤怀中那本《聊斋》古本。
书册散发出的灵性波动,与这片原始山林既相融,又带着某种让它感到陌生和警惕的特质。
陈科再次转向那古树木灵,同样以古老的礼节和温和的灵力致意,传递出同样的信息:只为借地一用,并无恶意,事毕即走。
木灵那苔藓形成的眼睛眨了眨,苍老的脸庞上没有任何表情,但那股沉重的压迫感,似乎略微减轻了一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