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刘亦菲的犹豫与感谢(1 / 2)

横店的清晨带着薄雾,刘亦菲站在明清宫苑的红墙下,手里握着手机,屏幕上是和屈正阳的聊天记录。昨晚他提出的投资建议,像一颗石子投入湖面,在她心里激起层层涟漪。身边的助理拿着《梦华录》的场景参考图,小声说:“菲姐,导演说这个院落很适合做赵盼儿的茶坊,咱们要不要进去看看?”

刘亦菲点点头,脚步却有些迟缓。她的脑海里反复回响着屈正阳的话,一边是投资带来的资金保障和创作自由,一边是对“资本捆绑”的顾虑,还有那份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边界——她和屈正阳的关系,正处于最微妙的阶段,太过亲密的商业合作,会不会打破这份平衡?

“刘姐,你是不是还在想剧本的事?”助理看出她的心思,“其实那个现代剧真的很稳妥,制作团队都是业内顶尖,播出后收视率肯定有保障。”

“但我真的很喜欢《梦华录》。”刘亦菲轻声说,指尖划过手机屏幕上的剧本梗概,“赵盼儿这个角色,不是传统的傻白甜,她有韧性,有智慧,从低谷爬起来的样子,很打动我。”

助理叹了口气:“可新人导演的风险太大了,而且资金还没着落。屈先生的提议,其实是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只是……”

“只是怕外界说我靠资本上位,说我和他的关系不单纯。”刘亦菲说出了顾虑。她在娱乐圈摸爬滚打多年,见过太多因资本捆绑而变味的合作,也深知媒体的捕风捉影有多厉害。

“其实也不用想太多。”助理劝道,“屈先生说了,是联合投资,国术资本只是其中一方,而且不干预创作。这样既解决了资金问题,又不会显得刻意。再说,国术资本之前投资的项目都很成功,屈先生的商业眼光,业内都是认可的。”

刘亦菲沉默着走进院落,青石板路两旁的绿植带着晨露,古朴的建筑透着历史的厚重感。她想象着赵盼儿在这里煮茶、迎客,和姐妹们一起打拼的场景,心里的渴望越来越强烈。

这时,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屈正阳发来的消息:“看景顺利吗?没有打扰你吧?”

他的体贴让她心里一暖。“很顺利,这个地方很适合赵盼儿的茶坊。”她回复道,“关于投资的事,我和团队初步沟通了一下,大家都觉得你的提议很可行,只是还有些顾虑。”

“我明白。”屈正阳的回复很快,“外界的看法是难免的,但咱们做决定,终究还是要忠于自己的内心。如果你因为担心这些而放弃喜欢的项目,将来可能会后悔。”

他继续道:“我可以保证,投资后,国术资本只会履行出资义务,不会对剧本、选角、拍摄指手画脚。导演和你的创作自由,会得到完全尊重。而且,联合投资的模式,也能让外界看到,这是一次正常的商业合作,而不是我单方面的支持。”

刘亦菲看着屏幕上的文字,心里的顾虑渐渐松动。屈正阳的坦诚和尊重,让她觉得这份帮助是纯粹的,没有附加条件。“其实,我更担心的是,会不会让你为难?”她问道,“国术资本的主营业务是体育,突然跨界投资影视,股东们会不会有意见?”

“这点你放心。”屈正阳回复道,“国术资本的股东都信任我的决策,而且这次投资,本质上也是一次IP联动——你的影视IP和我的体育IP,加上国术的文化内核,能产生1+1>2的效果。比如《梦华录》播出时,我们可以推出联名的国术乒乓周边,你也可以来我们的培训校区做公益活动,推广传统文化,这对双方都有好处。”

他的商业逻辑清晰,让这次投资显得顺理成章,而非单纯的感情驱动。这反而让刘亦菲更加安心——她不想成为被特殊对待的“例外”,更希望彼此的合作是平等而有价值的。

“我再和团队开个会,尽快给你答复。”她回复道。

“不急,你慢慢考虑。”屈正阳回了一个笑脸,“对了,我看了下巡回赛的赛程,首站在广州,离横店不远。比赛结束后,我可以过去看看你,顺便和导演、制片人聊聊投资的细节,你觉得方便吗?”

“方便啊,当然方便。”刘亦菲连忙回复,心里涌起一丝期待。她其实很想和他当面聊聊,不仅是关于投资,还有剧本,还有那些没说出口的心里话。

挂了电话,刘亦菲深吸一口气,对助理说:“通知团队,下午开紧急会议,重点讨论《梦华录》的投资合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