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1日,迪拜世界贸易中心体育馆内的气氛比小组赛时更显焦灼。屈正阳与波尔的1/4决赛正打到关键节点,第一局15-13的险胜并没有让他放松,反而更加专注——波尔的细腻控球如同一张密网,稍有不慎就会被重新拖入节奏陷阱。
“阳哥,波尔的正手摆短失误率回升到28%了!乒乓智库显示他刚才那几球的腰腹发力有点跟不上,你可以多压他正手!”樊振东拿着平板在教练席大喊,额角还沾着紧张的汗水。
屈正阳点头,指尖在球拍胶皮上轻轻擦过,目光始终锁定波尔的持球手。他没再动用系统,刚才第一局的细节已经刻在脑海里:波尔的侧下旋发球手腕会内扣0.5°,正手摆短后衔接反手需要0.1秒间隙,这些破绽足够他撕开防线。
裁判哨声响起,第二局开始。波尔果然调整战术,不再执着于台内短球,反而主动退到中远台,想用相持球消耗屈正阳。可他没想到,屈正阳的“玉女穿梭”步法早已预判了他的意图,每一次回球都精准落在他的步法衔接盲区。
“2-0!”“3-0!”“4-0!”
比分一路领先,屈正阳没有丝毫松懈。当波尔试图用反手快撕变线时,他瞬间启动“如封似闭”卸力,球拍后引的角度刚好化解旋转,随即手腕轻抖,“横拳”变线打向波尔正手小三角!
“5-0!”
德国观众的呐喊声弱了下去,波尔的额头渗出冷汗。他想再回到台内控制,可屈正阳的进攻节奏根本不给机会——“炮拳”爆冲的霸道、“崩拳爆冲”的穿透,加上“玉女穿梭”步法的灵动,三者形成的压制网让他难以喘息。
10-2!局点!
最后一球,波尔正手爆冲失误,球擦网出界!
“11-2!第二局胜!”
看台上的中国观众沸腾了,“国术乒乓”的喊声响彻场馆。秦志戬教练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这局的压制,正是屈正阳对技术细节打磨到极致的结果。
第三局开场,波尔像是豁出去了,每一球都拼尽全力,甚至冒险使用反手拧拉台内球,比分一度追到4-4平。可屈正阳早已摸清他的底牌,在他拧拉的瞬间,“玉女穿梭”步法已经移位,“如封似闭”卸力后,反手快带变线直奔波尔反手空当!
“5-4!”
接下来的比赛,成了屈正阳的“技术秀场”。他时而用“钻拳”发力增强发球旋转,时而用“崩拳爆冲”打破相持,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对应波尔的弱点。当比分来到10-6时,屈正阳发球后直接侧身,“崩拳爆冲”加力,球速197k/h直奔波尔正手死角!
“11-6!第三局胜!”
裁判的声音落下,屈正阳扔掉球拍,轻轻舒了口气。波尔走过来握手,语气里满是敬佩:“你的技术太全面了,尤其是步法和爆冲的结合,我根本防不住。”
屈正阳拍了拍他的肩:“你的控球依旧是世界级的,这场比赛我学到很多。”
赛后的混合采访区,记者们早已挤得水泄不通。“屈正阳,3-0完胜波尔晋级四强,把波尔打得没了脾气!这场比赛你展现出了绝对的技术压制,现在心情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