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五拳融合的晋级时刻(1 / 2)

第二局开始前,屈正阳在休息区拉伸,右手轻轻按揉右膝——贴的膏药是妈妈寄的,位置却按去年集训时马龙教的来:“膝盖内侧韧带最嫩,膏药得盖住这儿,才能护得住。”暖暖的触感透过训练裤传来,疼痛感慢慢缓解。

他抬眼看向对面,马龙正和教练交流,手里转着球拍,那动作屈正阳太熟了——每次要换战术,马龙都会这么转球拍。果不其然,比赛一开始,马龙就用了“反手快撕+台内小球”的组合,和去年集训时对付许昕的套路一模一样。

第一球,马龙反手快撕后突然放短,屈正阳上步不及,球下网了。“1-0!”马龙朝他笑了笑,像在说“还记得这招吧”。屈正阳也笑了,心里却没慌——他想起去年集训时,自己就坐在场边看马龙用这招赢许昕,当时还跟樊振东吐槽“这招也太赖了”,现在终于轮到自己应对了。

比分很快变成3-1,马龙的台内小球控制得精准无比,屈正阳的中远台优势根本没机会施展。【台内小球应对效率65%,建议融入形意横拳劲——还记得马龙说“搓球没旋转,就是给对手送机会”】系统提示弹出,瞬间勾起屈正阳的回忆。

去年集训时,马龙看他搓球总被挑打,特意教他“手腕加横劲,球能拐着走”。屈正阳调整动作,搓球时手腕轻轻一拧,带着横劲的球直奔马龙反手短区。第四球,马龙想上步挑打,球却突然拐向外侧,球拍打滑,球下网了。“2-3!”

马龙挑了挑眉,口型比了个“可以啊”,屈正阳也朝他点头——这招,还是你教的。

可马龙的适应能力太快,第六球就改用“台内挑打+正手快带”,避开屈正阳的旋转搓球。屈正阳的膝盖又开始疼,体能也降到48%,【建议消耗50点经验值开启“深度体能恢复”】。,减去50还剩790点,他毫不犹豫确认。

淡蓝色能量流覆盖膝盖后,屈正阳想起马龙集训时说的“体能不够就用腰腹发力,省劲还管用”。第七球,马龙台内挑打,他用转掌步法快速移动,腰腹一拧,正手进攻得分。“3-3!”观众席上的欢呼声越来越大,连樊振东的朋友都在场边喊“就是这么打!

接下来的比赛,屈正阳把形意五拳的优势彻底发挥,每一招都带着集训的影子:

- 劈拳的刚劲,是马龙教他“正手进攻要敢发力”;

- 崩拳的短促劲,是练反手快拨时马龙纠正的“别甩胳膊,用寸劲”;

- 钻拳的上旋劲,是学发球时马龙说“上旋球能压着对手起板”;

- 炮拳的爆发力,是关键分对练时马龙强调的“该拼就得拼”;

- 横拳的横劲,就是刚才破解台内小球的诀窍。

五种发力交替使用,马龙的预判一次次失效,比分咬到9-9。关键分10-9,马龙发球,屈正阳用钻拳上旋球接发,马龙回球出界。“11-9!”第二局赢了,大比分2-0领先!

第三局,马龙发起猛烈反扑,正手快带速度飙到175k\/h,旋转130转\/秒,比集训时的强度还高。屈正阳的太极卸力能接住,回球质量却下降,比分变成3-1。他深吸一口气,想起马龙集训时说的“卸力不是结束,是反击的开始”——之前总顾着卸力,忘了反击的准备。

第五球,马龙正手快带,屈正阳卸力的同时,手腕已经做好崩拳劲的准备,球一落地就快速反击得分。“2-3!”接下来的几分,他都用“卸力+反击”的组合,比分一点点追平:“3-3!”“5-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