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门缝一看:“是村长来。”连忙打开门:“村长叔,饱饭哥,饱粥哥快进来。”
听到说村长来了, 除了在厨房擀面的勤母, 其他人都出来。
村长带着两个儿子热情的打招呼:“高叔,芬芳婶子。”
“高爷爷,芬芳奶奶。”
……
相互打招呼后,勤老婆子笑眯眯的点头:“好好好,快进来。 ”
村长连忙开口道:“婶子, 我们先把东西给卸下来, 可不能耽误时间。”
勤饱饭和勤饱粥在村长说的时候,已经把板车上面的两大的筐青菜给卸下来。
勤书意和勤本义赶紧一个鸡笼搬下来,一个鸡蛋拿下来。
勤书意拎着鸡蛋,招呼道:“饱饭哥,饱粥哥麻烦把东西拿进来。”
勤饭饱哥俩立马把箩筐搬进去。
村长:“书意,大家送过来的时候,在家已经核对过, 你再检查一遍,哪有不够数的或者质量不过关的,我立马让饱饭补上。”
勤书意本来就是这么打算的,做生意不管生意怎么样,东西和钱票都要当场算好, 免得后面说不清。
勤书意笑着应道:“好, 麻烦村长叔等一下。”
勤书意负责检查记录斤数, 勤本义和勤爹把东西给称斤。
斤数不仅不少了,像青菜还多了几斤。
看着勤书意拿着本子写写画画,村长面上很满意, 写完后, 还把本来给村长看了一眼,村长更是满意的不行。
上面记录的斤数, 比自己在家记录的还多几斤。
别误会,不是他少记,而是把菜过来的村民多多少少都多拿了一些, 还不让村长多记,而是说送给勤老爷子吃的。
有勤老爷子在,人家又是好意, 勤书意是小辈,这时候就不好开口。
勤老爷子在一旁说道:“大明,大家种菜不容易, 这次我就收了,下次千万别拿过来了,留着卖钱。”
现在是好意, 但时间长了, 财帛动人心,人家能没想法。
“知道了高叔,等回去我一定我好好说说。”村长这会儿也觉得这事做得不好, 你多出来的菜, 人家是要给你多给算钱还不算。
不算吧, 人家心里过意不去。
算吧, 对其他人不公平。
所以还是高叔说得对, 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不能破了规矩。
勤书意看着外面的板车, 心里动了心思:“村长叔, 外面那个板车是谁家啊?能不能借我用用?”
“是我家的,你随便用。”村长看了眼外面的板车大方的说道。
勤书意高兴的说道:“那谢谢叔了。”有了板车, 他们就不用挑担子了,能轻松不少。
“跟叔客气什么,要用说一声就行。”村长爽快的回道。
说了两句后,村长带着两个儿子就回去了,装菜的箩筐也没拿回去,鸡笼也没带回去,让勤书意先用着。
农村家什么都不多, 就是箩筐多。
都是自己编的, 不费什么钱, 就是花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