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再是这些记忆的“受害者”或“沉溺者”,而是成为了一个“见证者”与“体悟者”。他能感受到书生失去爱人的痛,却不再被那痛吞噬;能体会到将军马革裹尸的壮烈,却不再被那惨烈束缚;能明了修士被背叛的怨恨,却不再被那怨恨扭曲……
他经历了它们,理解了它们,最终超越了它们。
百世轮回,缘起缘灭,如同在他心中观演了一场宏大无比的戏剧。他看到了“缘”的无常与虚幻,也看到了“情”的真实与力量,更看到了在这一切背后,那颗永恒不变、追求超脱与自在的“本心”。
就在这道心彻底通透,明悟“不断而断”真意的刹那,前方无尽的轮回光影骤然向内收敛、坍缩。所有的色彩、声音、情感都消失了,只剩下最纯粹的“空”与“无”。
在这绝对的虚无中心,一点微光悄然亮起。
那并非实质的光芒,而是一种“概念”的显化,一种“斩断”之理的具现。
它无形无质,没有固定的形态,随着陆凡的心念而微微变幻。时而如一线锋锐,可分割因果;时而如一抹清风,能拂去尘埃;时而又如一道目光,堪破虚妄。
陆凡知道,这就是他此行所要寻找之物——斩缘刀。
它并非用来屠戮的凶器,而是斩断自身无明执着、勘破迷雾、照见本心的“慧剑”。它存在于心,运用亦在于心。
陆凡的神念缓缓探出,与那点微光接触。
没有惊天动地的异象,没有力量灌输的澎湃。斩缘刀如同找到了真正的主人,化作一道清凉的意念,悄无声息地融入了他的神魂深处,与他的自在道境完美契合。
他心念微动,便能感受到一种“剥离”与“明晰”的力量。并非强行抹除记忆或情感,而是能够清晰地照见哪些是外来的纠缠,哪些是自身的执着,并拥有选择“放下”或“拿起”的绝对自主。
这一刻,他感觉自己的道境前所未有的圆融与稳固。过去诸多细微的、连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杂念与挂碍,在这“慧剑”映照下,都变得清晰可见,并可随心意“斩”去,使得道心愈发澄澈,如同被拭去尘埃的明镜。
陆凡缓缓睁开双眼,眸中仿佛有无数世的光影流转,最终归于一片深不见底的平静。他依旧是他,经历了百世轮回,承载了万般情缘,却更加纯粹,更加坚定。
百世轮回幻境,在他明悟的这一刻,开始如同潮水般退去。周围的景象重新变得清晰,他依然站在那悬浮的石台上,前方是那口混沌的轮回井,身旁是依旧在搅动石锅的孟婆。
只是,孟婆看他的眼神,已然不同。那深邃的眸子里,少了几分清冷,多了几分难以言喻的复杂,以及一丝……微不可查的羡慕。
“你……找到了。”孟婆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
陆凡微微颔首,感受着神魂中那柄无形无质,却又真实存在的“斩缘刀”,对着孟婆再次拱手:“多谢尊者成全,助我明心见性。”
这一次,他的感谢,发自内心。若非这百世轮回的极致锤炼,他或许无法如此深刻地理解“缘”与“我”的关系,无法真正握紧这柄斩向自身迷障的“慧剑”。
孟婆沉默片刻,缓缓道:“是你自己的道心,指引了你。去吧,此地……已无你之缘。”
陆凡点头,不再多言。他转身,一步踏出,便已离开了这座悬浮石台,向着轮回井的出口方向而去。身后,那口氤氲着遗忘气息的石锅,那搅动了万古寂寞的孟婆,渐渐隐没在混沌深处。
这一次,他的脚步更加沉稳,道心更加通透。斩缘刀藏于神,自在道显于外。前方的路,似乎也变得更加清晰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