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虚无垠,光阴难计。
陆凡驾驭遁光,于空茫中穿行,身形时而凝实,时而化作一道几不可察的紫意,融入太虚背景。他手中紧握断因剑,冰冷的触感和内敛的“断”之道韵时刻提醒着他前路的艰险与肩负的重量。元婴左手中,那枚被层层封印的“劫运之种”寂然不动,却像一颗深埋的火种,隐含着莫测的威能与风险。
根据《逆劫经》的模糊指引,结合自身对因果、缘法的感应,那第二件逆道之器——“斩缘刀”,其踪迹指向一处名为“轮回井”的玄奥之地。
轮回,乃众生灵魂转世、因果接续、缘法交织之核心枢纽,遍布诸天万界,却又超然于单一宇宙之外,自成体系,玄妙莫测。其所指的“轮回井”,并非某一口具体的水井,而是太虚中一处极其特殊、勾连万界轮回本源的禁忌区域。
不知又穿梭了多久,跨越了无数死寂星域与破碎的宇宙残骸,前方太虚的景象开始变得不同。
并非归寂海那般充满死寂与扭曲,也非荒古纪元的蛮荒与暴烈。前方的空间,呈现出一种奇异的“粘稠”与“重叠”感。目光所及,仿佛能看到无数细密如蛛网、闪烁着微弱光芒的丝线纵横交错,那是无数生灵的因果线与命运轨迹在此地交织、汇聚。
更远处,一片朦胧的光晕笼罩四方,光晕之中,隐约可见一口巨大无比、难以形容其形态的“井”的轮廓。它并非实体,更像是由无数旋转的、蕴含着生死、记忆、爱恨、执念的光涡汇聚而成的一个概念性的“通道”入口。磅礴的、牵引灵魂的力量从中弥漫开来,带着洗涤前尘、开启来世的轮回道韵。
那里,便是轮回井所在。
尚未真正靠近,陆凡便感觉到自身的神魂传来一丝微弱的牵引力,仿佛要脱离躯壳,投入那永恒的轮回之中。更有无数细碎、混乱、属于不同生灵、不同时代的记忆碎片,如同被惊动的飞蛾,朝着他纷至沓来,试图钻入他的识海。
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生离死别……亿万众生的生命片段,在此地交汇成一片无边无际的信息海洋。若心志不坚者,瞬间便会被这海量的记忆洪流冲垮自我意识,迷失在无尽的“他者”人生之中,最终神魂被轮回井同化,成为这信息流的一部分,永世沉沦。
陆凡稳住心神,鸿蒙紫气自然流转,护住识海清明,《逆劫经》道韵如同中流砥柱,将那些试图侵入的外来记忆碎片隔绝、排开。他目光凝重地望向那轮回井的入口,深知此地凶险,更在时空乱流之上。此地考验的,非是法力强弱,而是道心是否坚不可摧,能否在万千轮回记忆中,持守本我,不为所动。
他收敛全身气息,将自身存在感降至最低,如同一个无声的旁观者,缓缓向着轮回井的方向靠近。
越是靠近,那轮回的牵引力便越强,周遭飞舞的记忆碎片也越发密集、清晰。他仿佛听到了沙场将士临终的怒吼,看到了深闺女子望穿秋水的泪眼,感受到了修士突破瓶颈时的狂喜,也体味到了凡人寿终正寝时的安宁……一幕幕,一重重,如同身临其境。
陆凡紧守灵台,如同磐石立于激流之中。他清晰地认识到,这些记忆再真实、再感人,也终究是“他人”之缘,“他人”之劫。沉溺其中,便是放弃了自身之道,成了他人命运的影子。
“缘起缘灭,皆是外相。我之道,乃逆劫超脱,岂可困于他人之缘法纠缠?”
道心坚定,外来记忆碎片虽如潮水拍岸,却无法撼动他心神分毫。
他逐渐靠近了那由无数光涡汇聚而成的轮回井“井口”。向内望去,井中并非黑暗,而是无穷无尽、飞速流转的彩色流光,每一道流光,似乎都代表着一个灵魂、一段人生、一份因果缘法。深邃、浩瀚,仿佛蕴含着诸天万界所有的秘密。
而根据《逆劫经》的感应,那无形无质、唯心可感的“斩缘刀”,便藏在这轮回井的最深处,需要历经百世情劫,明悟缘法真谛,方可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