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过程凶险,但或可一试,争取时间!”
“雪银蛇唾液?”
医婆目光瞬间投向纪黎明手腕上的小白。
小白似乎听懂了一般,昂起头,“嘶嘶”两声。
医婆盯着纪黎明:“你可知这其中风险?”
“比例稍有差池,或是雪银蛇唾液效用不足,阿茗立刻便会毒发身亡。”
“晚辈有七成把握!”
纪黎明深吸一口气。
“鬼面菇与月影草的比例,可根据阿茗姑娘中毒深浅调整,晚辈观察其伤口肿胀程度和黑气蔓延速度,心中已有计较。”
“小白唾液灵效,晚辈多次验证,确信其有强化药性、中和戾气之能。”
“此刻寻找净毒莲已来不及,这是唯一的机会!”
药庐内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看着医婆,又看看纪黎明。
医婆看着气息越来越微弱的阿茗,又看看眼神坚定、并非信口开河的纪黎明。
她猛地一咬牙:
“好,就信你一次,快去取鬼面菇和月影草,要快。”
纪黎明立刻转身,冲向药柜,熟练地取出两个密封的陶罐。
鬼面菇形如其名,色泽暗紫,菌盖扭曲如同鬼脸。
月影草则叶片狭长,呈半透明状,带着幽幽蓝光。
两者都是药庐珍藏的剧毒之物,平时极少动用。
纪黎明屏息凝神,用特制的玉刀和银匙,小心翼翼地取量。
他的动作又快又稳,脑海中飞速计算着比例。
然后将其放入玉臼中。
加入少许辅助药材,快速研磨成细腻的糊状。
“小白。”
纪黎明伸出手指,轻轻点了点小白的头部。
小白通灵,立刻明白过来。
它凑近玉臼,张开小口。
滴下三滴晶莹剔透的唾液。
唾液落入药糊的瞬间,仿佛清水滴入热油,发出一阵轻微的“滋啦”声。
一股奇异的药香混合着淡淡的腥气弥漫开来。
原本颜色诡异的药糊,竟然泛起一层柔和的白光。
随即迅速收敛。
纪黎明不敢耽搁。
他立刻将调制好的药糊敷在阿茗的伤口上。
药糊触及皮肤,阿茗昏迷中的身体猛地抽搐了一下。
伤口处冒出丝丝黑气,发出“嗤嗤”的轻响。
医婆立刻上前,手中金针如电,精准地刺入阿茗周身几处要穴。
再以内息辅助药力运行。
所有人都紧张地看着,大气不敢出。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阿茗腿上的乌黑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开始消退。
肿胀也逐渐减轻。
她脸上的青黑之气慢慢变淡。
虽然依旧昏迷,但呼吸似乎平稳有力了一些。
“有效!真的有效!”
一个少女忍不住低呼。
医婆长长舒了一口气。
她看向纪黎明的眼神充满了复杂。
有惊讶,有赞赏。
更有一种如释重负。
“好小子,真有你的!”
纪黎明这才感觉后背已被冷汗浸湿。
他勉强笑了笑:
“是医婆金针渡穴之功,晚辈只是提供了方子。”
周围的女子们也纷纷向纪黎明投来感激和敬佩的目光。
“纪郎中,这次多亏你了!”
“没想到汉家郎君的医术这么厉害!”
纪黎明擦了擦汗,谦逊地摇摇头:
“是这位姑娘命不该绝,也是寨中草药灵验。”
就在这时,竹帘被掀开,虞风华的身影出现在门口。
她显然已经听说了消息。
“阿茗如何?”
虞风华目光扫过榻上的阿茗。
最后落在医婆和纪黎明身上。
医婆将情况快速说了一遍。
尤其强调了纪黎明那险中求胜的方子。
虞风华听完,走到阿茗榻边。
仔细检查了她的脉象和伤口,确认毒素确实被控制住并在消退。
她沉默片刻,转身看向纪黎明,紧绷的神色终于缓和。
药庐内摇曳的灯火在她清澈的眸子里跳动,映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光芒。
“你救了阿茗。”
虞风华的声音依旧平静。
但细听之下,似乎比平时柔和了一些。
语气虽淡,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
“我代她,也代寨子,谢谢你。”
纪黎明连忙躬身:
“圣女言重了,在下只是尽了医者本分。”
“况且若无医婆和小白,在下也无能为力。”
他收拾好药箱,准备告辞。
连续高度紧张的治疗让他疲惫不堪。
“纪黎明。”虞风华叫住他。
“圣女还有何吩咐?”
虞风华从袖中取出一个细长的竹筒,递给他:
“这个,给你。”
纪黎明疑惑地接过竹筒。
竹筒入手温润,表面光滑,似乎经常被人摩挲。
他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卷薄如蝉翼的丝帛。
“这是......”
纪黎明展开丝帛。
上面用墨笔勾勒着各种蛇类的形态。
旁边配有细密的苗文注解。
这是一卷关于灵蛇与草药关联的图谱。
虽然可能并非核心秘传,但其价值不言而喻。
“这太珍贵了,在下......”
纪黎明下意识地想推辞。
“收下吧!”
虞风华没有再多说,只是深深看了他一眼。
然后她对医婆吩咐道:
“好好照顾阿茗。”
便转身离开了药庐。
她离开后,药庐内的气氛才真正放松下来。
纪黎明以奇方救治阿茗的事情,很快在寨子里传开。
回到竹屋,纪黎明点亮油灯,开始研读医书。
这些丝帛卷年代久远。
上面记载的许多草药知识和解毒方剂,都令他大开眼界。
有些思路与中原医理大相径庭,却另辟蹊径,往往有奇效。
他这么多世都没接触过。
乍一接触,简直如痴如醉。
小白安静地盘在桌角。
红色的眼睛在灯光下如同两簇小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