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知夏把发烫的脸颊埋进衣领里,心里却像打翻了蜜罐。
甜丝丝的,不受控制地蔓延开来。
高考结束后的日子,在经历了几天的彻底放松后。
纪黎明开始规划未来。
主要是他没钱了,得赚点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
纪黎明在按照原主的职业走,还是去股市上捞一笔中犹豫。
阮知夏不知道,她以为纪黎明在担心,凑了过来,眉头微蹙:
“你预估分数不是很好吗?清大附近的学校肯定没问题。”
“学费...我这里有压岁钱,可以先......”
“不用。”
纪黎明打断她,主要是阮知夏现在也不是财富自由。
软饭吃得还不是时候。
“我自己能解决。”
阮知夏看着他认真的侧脸,知道在这件事上他很有主见。
她眼珠转了转,忽然有了主意:
“等等!也许...有更好的办法。”
第二天,纪黎明接到了阮父的电话。
“小纪啊,听夏夏说,你想趁这个长假积累点社会经验?”
阮父的声音带着笑意:
“我公司项目部最近正好缺几个实习生,工作能接触实际业务,薪资按市场标准来。”
“你和夏夏一起来试试?也算提前熟悉下商业环境。”
纪黎明瞬间明白了阮知夏的“运作”,他心中微暖,没有推辞:
“谢谢叔叔给我们这个机会,我们会好好学习的。”
于是,两人成了阮父公司项目部的特殊实习生。
入职第一天,阮知夏就显得格外积极。
“王经理,这些文件我已经按时间和项目分类归档好了,电子目录也同步更新了。”
阮知夏将整理好的文件盒放在项目经理桌上,语速轻快:
“另外,我发现之前的数据录入模板有几个冗余字段,我优化了一下,你看看这样是不是效率更高?”
她递上一份修改后的表格。
王经理有些惊讶地接过,仔细一看,赞赏地点点头:
“小阮动作很快啊,这个优化很好!小纪呢?感觉还适应吗?”
纪黎明正在快速浏览部门过往的项目报告,闻言抬头,言简意赅:
“适应。我在看去年华东区的投资分析,有些数据关联性很有意思。”
阮知夏接过话头,带着点小得意:“他看书看报告都特别快,抓重点也准。”
“王经理,有什么需要分析的数据或者要找的资料,交给我们俩,保证一加一大于二!”
纪黎明在一旁配合地微微颔首。
王经理看着眼前这对默契的年轻人,笑了:
“好,那正好,这里有个邻省林州市的生态农业产业园项目前期资料。”
“你们先熟悉一下,下午项目讨论会也一起来听。”
下午的会议,气氛有些沉闷。
林州项目前期调研受阻,当地关系复杂,关键人物一直避而不见。
“那个负责招商引资的副主任,姓赵,油盐不进,我们的人连面都见不上。”
一个资深员工抱怨道。
“听说他儿子是个极限运动爱好者,也许可以从这方面找找突破口?”
阮知夏忽然小声对纪黎明说。
这是她刚才交叉比对当地新闻,和社交平台信息时偶然发现的。
纪黎明眼神微动,立刻在面前的笔记本电脑上快速操作起来。
屏幕上一串串代码闪过。
片刻后,他压低声音:“找到了,他儿子正在筹备一个滑板俱乐部。”
“缺资金和场地,在本地论坛发过求助帖。”
会议间隙,阮知夏主动找到王经理:“王经理,关于那个赵主任,我们可能有个想法......”
她将发现的情况和自己的分析清晰地说了一遍。
纪黎明则在旁边,补充了他查到的具体信息,和几个可能的接触方案。
王经理听完,眼睛一亮。
看向阮知夏和纪黎明的目光充满了惊喜:“哎呀!你们这两个小家伙,可以啊!”
“这情报和思路太关键了!我马上跟阮总汇报!”
最终,阮父拍板,让纪黎明随同王经理前往林州。
阮知夏则留在公司作为信息支援,随时沟通。
出差当天,阮知夏送纪黎明到公司楼下。
“喂,你到了那边,一切小心啊。”
她帮他理了理并没有褶皱的衣领,语气里满是关切:
“那边人生地不熟的,谈不成也没关系,安全第一。”
纪黎明看着她眼底的担忧,心里一软,语气也不自觉放柔:
“知道了。你在这边也是,帮我盯紧后续的信息,我们随时联系。”
“嗯!”
阮知夏用力点头,“你放心,网络和信息这块交给我!我一定能找到更多有用的东西!”
林州之行,纪黎明和王经理抵达后,并没有直接联系赵主任。
而是通过纪黎明精准定位到的那个滑板俱乐部筹备群。
联系上了赵主任的儿子赵鑫。
阮知夏在公司也没闲着。
她利用自己的信息检索和整合能力。
不断将林州当地的产业政策、竞争对手情况,以及赵主任过往的工作风格偏好等资料。
整理成简洁明了的简报,实时发给纪黎明。
“黎明,这是刚查到的。”
“赵主任在大学期间,发表过关于可持续农业的论文,他对项目的生态效益可能非常看重。”
阮知夏在电话里快速说道。
“收到。这个点很重要,我会在谈判中强调我们项目的环保设计和长期生态价值。”
纪黎明沉稳回应。
有了阮知夏的后方支援,纪黎明在前方的行动更有针对性。
他协助王经理,以提供滑板俱乐部场地规划和部分启动资金支持为切入点,顺利见到了赵鑫。
并通过真诚的态度和对极限运动的了解,赢得了赵鑫的好感。
在一次由赵鑫安排的非正式会面中,纪黎明和王经理见到了赵主任。
纪黎明没有急于推销项目。
而是先从赵主任感兴趣的可持续农业话题切入,侃侃而谈。
引用数据精准,分析透彻,让赵主任刮目相看。
“小纪,你对农业生态很有见解啊。”
赵主任态度明显缓和。
“赵主任过奖,我们只是做了详细的功课。”
“我们相信,真正好的投资项目,应该实现经济收益、社会效益和生态保护的多赢。”
纪黎明不卑不亢地回答。
同时将话题引向阮知夏之前提醒的生态效益方向。
王经理趁机详细介绍了阮氏公司项目的规划和优势。
特别突出了其在环保技术,和促进当地就业方面的设计。
谈判桌上,纪黎明心思缜密。
对合同细节把控极严,几次指出了对方条款中隐含的风险。
连对方公司的法务都暗自点头。
而阮知夏则在后方,快速核实纪黎明提出的每一个数据疑点。
提供最新的市场行情对比。
最终,合作协议顺利签订,条件比阮氏公司预期的还要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