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番话,既是明确交代,也为季昌明卸下了心理包袱。
季昌明闻言,仿佛吃了一颗定心丸,立刻表态:“是,育良书记!我明白了,请您放心,我们检察院一定严格按照您和省政法委的指示和纪律规定,尽快履行程序,下达处分决定,绝不影响大局稳定!”
至此,侯亮平的命运被暂时定格。这位曾经在帝都意气风发的空降汉东反贪局长,最终因自己的鲁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几天后,汉东省委办公厅接到了中组部的正式通知:中组部派出的工作组即将赴汉东,就高育良同志的相关情况进行调查核实。
消息像一阵无声的风,迅速吹遍了省委省政府的每一个角落,引发了各种猜测和暗流。
调查组的抵达,低调而迅速。他们没有过多的寒暄,立刻投入了紧张的工作。
调查组抵达汉东后,首先与主持省委日常工作的省长刘长生进行了会谈。会谈在省委小会议室进行,气氛严肃。调查组详细询问了刘长生对高育良长期工作的总体评价、个人能力的看法,以及对其此次所犯错误性质的认识。刘长生的回答谨慎而客观,既肯定了高育良“在汉东政法战线工作多年,熟悉业务,有思路,有魄力,为维护汉东的社会稳定和法治建设做出过巨大贡献”,也对高育良“隐瞒个人重大事项、违反组织纪律的错误”表示了惋惜,认为这反映了“个别高级干部党性修养放松、组织观念淡薄”的问题。刘长生自始至终,没有对高育良的差话。
随后,调查组一行来到了汉东大学附属医院高干病房,在沙瑞金的病房里会见了他。尽管沙瑞金脸色依旧有些苍白,身体还未完全康复,但在妻子王惠的陪伴下,沙瑞金强打精神,努力展现出恢复良好的状态,甚至试图坐得更直一些。
面对调查组的询问,沙瑞金对高育良的评价则要复杂和尖锐得多。沙瑞金着重强调了高育良在“汉大帮”问题上的倾向性、“对政法系统干部管理上存在的不足,导致个别干部权力膨胀、作风霸道”,以及其“个人事项报告不实的行为对省委班子团结和汉东政治生态造成的负面影响”。
接下来,调查组按照程序,与高育良本人以及其他省委班子成员进行了单独谈话。在与高育良谈话时,地点特意安排在了他的办公室。高育良的态度异常诚恳,高育良完全没有为自己辩解,全面承认了自己在婚姻状况变动后未及时向组织报告的错误,深刻剖析了自己“党性原则不强、组织观念淡薄、对个人要求放松”的思想根源,表达了深深的悔恨和愿意接受组织任何处理的决心。
高育良甚至主动谈到了对身边工作人员、下属干部教育管理不够严格的问题,展现了极大的担当。高育良坦率认错、不推诿、不狡辩的态度,反而让调查组的成员有些动容,原本因沙瑞金的评价而存在的些许审问意味也淡化了不少。
与其他常委的谈话,则呈现出另一番景象。除了省纪委书记田国富,大多数常委在评价高育良时,都或多或少地表示了对其工作能力的肯定,尤其是对其在政法系统多年耕耘、维护稳定方面的成绩给予了认可。
然而,表面上调查组的核心任务是核实高育良的问题。但实际上,根据部委主要领导的安排,他们还肩负着另一项使命,借这次调查之机,暗中观察和评估沙瑞金的真实健康状况、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赵达功、省纪委书记田国富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情况。
这些深层次的考察,渗透在调查组与每一位汉东省委常委的谈话细节中。调查组会不经意间询问对当前经济工作的看法,引导对方评价主要汉东省经济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汉东反腐工作的最新进展和省纪委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汉东省的权力棋局,在平静的水面之下,正因这支来自帝都的调查组的到来,进行着一场无声却至关重要的重新评估与排列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