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临时队伍(1 / 2)

我们这支队伍,怎么说呢?用柳清云委婉的说法是“实力平平”,用韩锋那冰冷的眼神翻译过来就是“乌合之众”,而在我龚二狗(现用名:工三牛)客观公正的评价里,那就是——在那些已经赶往秘境核心区域的金丹大佬眼里,我们估计连当背景板都嫌碍眼,属于可以随手拍死且毫无心理负担的蝼蚁组合。

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主要是我)怀揣着“捡漏”的伟大梦想,朝着秘境光柱的外围区域进发。

离开临时营地,真正踏入黑风山脉深处,气氛立刻变得不同。空气中弥漫的灵气更加浓郁,但也夹杂着各种混乱的气息和隐约的血腥味。随处可见战斗的痕迹:断裂的树木、焦黑的土地、破碎的法器碎片,甚至偶尔还能看到一两具来不及收拾的尸体,提醒着所有人这里的危险与残酷。

“大家都小心些,跟紧点。”柳清云作为领队,低声提醒道,她的神色更加凝重了。韩锋一言不发,但手始终按在剑柄上,眼神锐利地扫视着四周。阿木显得有些紧张,紧紧跟在常药师身边。常药师则时不时蹲下,检查一下地上的植物,偶尔采集一两株看起来有用的药草。

我嘛,自然是扮演好我“汞血境体修”的角色,手里拿着一根从路边捡来的、看起来挺结实的铁木棍(伪装武器),一副既好奇又有点害怕的样子,东张西望。鹤尊……哦不,“小白”则亦步亦趋地跟在我旁边,时不时扑棱一下翅膀,看起来傻白甜,实则它的感知早已覆盖了方圆数里,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它的“法眼”。

“工道友,”柳清云忽然问我,“你对这附近的灵气流向有何看法?我们是否偏离了方向?”她这是在考校我的“阵法”知识,毕竟阵法的基础就是对灵气的感知和运用。

我早就用《吞天噬地化源篇》感知得一清二楚了。秘境核心就像个巨大的灵气漩涡,外围的灵气都呈现出向中心汇拢的趋势,但同时,一些地方因为地形或者残留禁制的影响,灵气流动异常混乱。

我装模作样地闭上眼睛感应了一下,然后指着左前方一条看起来更崎岖、更隐蔽的小路说:“柳道友,依我看,那条路的灵气虽然稀薄些,但流向相对稳定,而且隐约有木属性灵气残留,可能之前有灵植被采摘或是有木系修士经过,说不定更安全,也更容易找到些边缘的灵物。”

我这话半真半假。真的是那条路确实相对安全,因为强大的妖兽或者修士一般都走灵气更浓郁的“主路”。假的是,我感知到那条路深处,似乎有点不寻常的微弱波动,或许有点小惊喜?

柳清云闻言,仔细感知了一下,点了点头:“工道友说得有理,韩大哥,你觉得呢?”

韩锋冷冷地瞥了我一眼,似乎对我这个“低阶体修”能说出点门道有点意外,但还是惜字如金:“可。”

于是,我们小队转向了那条偏僻小路。果然,一路上遇到的修士少了很多,危险也大大降低,只碰到几只不开眼的一二阶妖兽,被韩锋随手几道剑气就解决了,看得阿木两眼放光。

我自然是适时地送上马屁:“韩道友剑法如神!佩服佩服!” 韩锋依旧面无表情,但握剑的手似乎稍微松了一点点?嗯,看来冷面剑客也吃这一套。

走了约莫小半天,我们来到一处幽深的山谷入口。谷内雾气缭绕,灵气波动明显比外面紊乱。

“小心,这里可能有天然幻阵或者残留禁制。”柳清云提醒道。

我运起法诀仔细感知,心里顿时乐了:嘿!还真让我蒙对了!这山谷里确实有个残缺的古老幻阵,年代久远,威力十不存一,但忽悠一下筑基期修士还是绰绰有余的。而且,在幻阵的核心区域,我感觉到了一股颇为精纯的水属性灵气!

“柳道友,各位,”我一脸“凝重”地开口,“这山谷确实有古怪,灵气紊乱,似乎有幻阵残留。不过……阵法残缺得厉害,或许我可以试试看能不能找到安全路径。” 这时候,就是我这个“阵法爱好者”表现价值的时候了!

柳清云眼中一喜:“工道友有把握?”

我“谦虚”地笑了笑:“不敢说有十足把握,但七八分还是有的。诸位跟紧我,切记不要乱走,万一触发残余阵法就麻烦了。”

于是,我手持铁木棍,走在最前面,装作小心翼翼探查的样子,实际上则是根据感知,轻松避开了所有残存的阵法节点,带着队伍七拐八绕地向山谷深处走去。

韩锋看着我的背影,冷峻的眼神中第一次露出了些许认真的神色。能如此轻松地在残阵中穿行,这可不是“略懂”阵法能做到的。柳清云更是面露惊喜,觉得捡到宝了。阿木和常药师则是一脸佩服。

只有鹤尊,在我脑海里传来一道鄙夷的神念:“装,继续装。就这点破烂阵法,本鹤闭着眼睛都能飞过去。”

我嘿嘿一笑,用神念回道:“这叫策略!不表现得有点真本事,怎么取信于人?再说了,待会儿找到好东西,咱们才好‘合理’地多分一点嘛!”

很快,我们穿过了幻阵区域,眼前豁然开朗。山谷深处竟然有一个小小的水潭,潭水清澈见底,散发着沁人心脾的凉意和精纯的水灵气。而水潭中央,生长着几株通体湛蓝、如同冰晶雕琢而成的莲花!

“这是……寒玉莲!”常药师惊呼出声,声音带着激动,“而且是至少五百年份的寒玉莲!是炼制水系灵丹的极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