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活佛济公第四部 > 第248章 画中仙魂寻旧主 墨痕化泪解前尘

第248章 画中仙魂寻旧主 墨痕化泪解前尘(2 / 2)

济公摇着蒲扇道:“你先祖的技艺从未失传,只是藏在了画魂之中。只是这画魂灵气将尽,若不尽快重绘完整画作,她便会消散。”

顾文彬面露难色:“可先祖的技法早已失传,我如何能补全画作?”

“用心便能。”济公将残画递给顾文彬,“今晚子时,你对着残画凝神静气,画魂会引你忆起先祖的笔法。但切记,不可有半分功利之心,否则笔墨难成灵性。”他又取出一支狼毫笔,“这是当年顾闳中用过的笔,我早年从旧货摊淘来的,今日便还你。”

当晚,顾文彬在墨韵斋设下案台,点燃檀香,对着残画静坐。子时一到,画魂的虚影渐渐融入残画,梅枝的轮廓在烛光下微微发光。顾文彬握着旧笔,只觉一股暖流从笔尖涌入,脑海中竟浮现出先祖运笔的姿态——中锋行笔勾勒梅枝,侧锋皴擦表现苍劲,点染花瓣时轻提重按,灵动传神。

他不由自主地挥毫泼墨,残缺的梅枝渐渐延伸,仕女缺失的裙摆缓缓铺开,连那隐在墨色中的脸颊也清晰起来,眼神不再空洞,反而带着温婉的笑意。直到天快亮时,最后一笔落下,整幅《寒梅仕女图》浑然一体,仿佛从未残缺过。

画中突然光芒大盛,青衫仕女走出来,对着顾文彬深深一拜:“多谢公子补全画作,圆我百年心愿。此画中藏着先祖的绘画心得,日后定能助你。”说罢,她化作一道青光,融入画作之中,画轴上的墨痕愈发温润有光。

次日清晨,济公带着广亮和必清来到墨韵斋,见顾文彬正对着画作出神。“怎么样?和尚说的没错吧。”济公笑道。顾文彬连忙拱手:“多谢大师相助!昨夜补画时,先祖的技法仿佛就在眼前,我已尽数记下。”

这时,门外传来一阵喧哗,知府大人带着几个富商走了进来。“顾掌柜,听说你补全了顾闳中的传世之作?”知府指着墙上的《寒梅仕女图》,眼中满是惊叹,“此画灵气逼人,真是稀世珍品!”

原来济公早已知会知府,说墨韵斋有稀世画作现世。富商们见状纷纷出价,想要收购画作,顾文彬却摇头拒绝:“这画是顾家的根,多少钱都不卖。但我愿依照画中技法,为各位作画。”

消息传开后,墨韵斋门庭若市,顾文彬依照画中心得创作的画作,既有先祖遗风,又不失个人特色,很快名声大噪。他也信守承诺,将部分收入捐给净慈寺,用于修缮藏经阁。

半月后的一个清晨,顾文彬带着一幅新作来到净慈寺,只见济公正在菩提树下打坐。“大师,这幅《济公渡厄图》送您,感谢您点化之恩。”画中济公摇着蒲扇,立于滔滔江水之上,神色悠然,笔墨间灵气流转。

济公接过画作,笑着打趣:“你这笔法,可比和尚我本人精神多了。”他看向画作,突然发现角落处有一朵墨梅,与《寒梅仕女图》中的梅枝如出一辙,“看来画魂也舍不得你这个新主啊。”

顾文彬望着画中的墨梅,心中百感交集:“先祖曾说,画作的灵魂不在技法,而在情意。如今我总算明白了,无论是为人还是作画,都要心怀赤诚,才能成就真意。”

广亮在一旁凑趣:“那以后可得多给寺里画几幅,让净慈寺也沾沾这灵气。”众人闻言皆笑,笑声惊起了树上的飞鸟,掠过藏经阁的琉璃瓦,留下一串清脆的鸟鸣。

济公将《济公渡厄图》挂在禅房,每当风吹过画轴,便似有轻响传来,仿佛画魂在低声诵经。他望着画中江水,轻轻摇了摇蒲扇:“画有魂,人有心,万物皆有因果缘法。这世间的故事,从来都藏在最真的情意里。”

夕阳西下,余晖透过窗棂,洒在画作上,济公的身影与画中身影渐渐重叠,分不清哪一个是画,哪一个是真。而墨韵斋的灯火早已亮起,顾文彬正伏案作画,案头的旧笔在烛光下泛着温润的光,续写着顾家与画作的百年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