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活佛济公第四部 > 第104章 破庙古钟藏禅意 济公点醒迷途僧

第104章 破庙古钟藏禅意 济公点醒迷途僧(1 / 2)

临安城的夏末总带着股燥热,城西破庙的山门歪歪斜斜,门楣上“普惠寺”三个字被风雨蚀得只剩轮廓,唯有殿前那口古钟,虽覆着层厚锈,钟身刻着的“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依旧透着股庄严。济公斜倚在钟旁,破蒲扇摇得“呼啦啦”响,酒葫芦里的米酒晃出几滴,落在钟身上,竟顺着刻痕晕开,像是给古钟洗了把脸。

“师父!师父!不好了!”必清抱着个布包,跌跌撞撞从山下跑上来,满头大汗,布包上还沾着些草屑,“昨天夜里,破庙里的钟自己响了!响了整整一夜,附近的村民都说听见钟里有人念经,今天一早,我就看见这钟旁边多了串佛珠,珠子上还沾着露水!”

济公眯着眼,伸手拿起佛珠,指尖刚碰到珠串,突然“哎哟”一声,蒲扇差点掉在地上:“好家伙,这佛珠里的禅意,比老衲的酒葫芦还醇!必清,说说,这破庙的老和尚,当年是怎么圆寂的?”

必清喘着气,从布包里掏出本残破的僧录,纸页都发黄发脆了:“这是我从灵隐寺藏经阁翻出来的!普惠寺的老方丈法号‘了尘’,前朝末年在这里修行,据说他当年收养了个弃婴,后来弃婴长大,偷了寺里的香火钱跑了,了尘方丈受了刺激,没多久就圆寂了,圆寂前还抱着这口钟,说‘钟不响,心不宁’!”

正说着,一阵清风突然吹过,古钟竟“咚”地响了一声,声音浑厚,震得周围的杂草都晃了晃。济公皱起眉头,把酒葫芦凑到嘴边猛灌一口,酒气喷在钟上,钟声戛然而止:“走,进殿瞧瞧,倒要看看了尘方丈的魂,是不是还困在钟里!”

佛殿里积着层厚尘,正中央的佛像断了手臂,供桌上摆着个缺了口的香炉,炉里插着三根早已熄灭的香。济公走到佛像旁,抬头打量着横梁,梁上缠着根断了的红绳,绳上挂着个小小的银锁,锁上刻着个“尘”字。

“这银锁,是了尘方丈给那个弃婴的。”济公指着银锁,“必清,去查查前朝末年,有没有个叫‘阿尘’的年轻人,从普惠寺跑出去后,再也没回来。”

必清刚要转身,就听见身后传来个苍老的声音:“施主,何必查呢?老衲就在这。”

两人回头,只见古钟旁站着个穿灰色僧袍的老和尚,面容清癯,手里拿着串佛珠,正是了尘方丈的模样。必清吓得躲到济公身后,济公却毫不在意,摇着蒲扇笑道:“了尘大师,老衲看你也是个有慧根的人,说说,困在这钟里百年,到底图个啥?”

了尘方丈叹了口气,佛珠在指尖转了两圈:“老衲当年收养阿尘,视如己出,教他读书识字,传他佛法禅理,本想让他继承衣钵,可他却偷了香火钱,说是要去城里做官,再也没回来。老衲抱着这口钟等了他三年,直到圆寂,都没等到他回头。”

济公挑眉:“你是想等他回来认错?”

“不是认错,是想告诉他,钱财权势都是空,唯有心安才是真。”了尘方丈的声音发颤,“老衲后来才知道,阿尘去城里后,靠着偷来的香火钱买了个小官,可他贪得无厌,没多久就因贪赃枉法被斩了,死后连个葬身之地都没有。老衲心疼他,却又恨他执迷不悟,这魂就困在钟里,百年都没散去。”

必清从怀里掏出张泛黄的旧报纸,是前朝末年的《临安日报》:“师父,上面写着,前朝末年,有个叫‘阿尘’的小官,因贪赃枉法被斩,斩后有人看见个老和尚的影子,把他的尸骨埋在了普惠寺后山!”

“是老衲埋的。”了尘方丈闭上眼睛,眼泪从眼角滑落,“他虽有错,可终究是老衲养大的孩子。老衲把他埋在后山,就是想让他离佛近点,早日醒悟。”

正说着,山下传来一阵喧哗,一个穿着绸缎的中年男人带着几个家丁跑上来,见到破庙就喊:“爹!爹!我找到你说的破庙了!这钟就是你说的那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