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混沌再现(1 / 2)

离开那仿佛重获新生的地脉核心,重返嚎风峡谷,外界的天光虽依旧被厚重铅灰色的魔云顽强地遮挡着,难以倾泻下完整的日晖,但空气中那股曾经浓郁到令人窒息、粘稠得如同实质的绝望感,已然消散了大半。峡谷中永恒呼啸的凛冽寒风,虽然依旧带着北境特有的、足以冻裂金铁的酷寒,却奇迹般地不再夹杂着那些无孔不入、能侵蚀神魂的蚀魂魔音与怨毒低语。此刻的风声,更像是一位大病初愈的巨人在略显虚弱地喘息,带着一种劫后余生的深深疲惫,以及一种暴风雨过后、万物亟待复苏的奇特平静。连空气中弥漫的那股硫磺与腐臭混合的恶味,也澹薄了许多,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冰雪初融、泥土翻新的清冷气息。

孙悟空四人并未在这片刚刚经历剧变的峡谷中过多停留。蚀渊魔主虽已伏诛,其本体意志烟消云散,息壤之魂亦从万古沉眠中短暂苏醒,给予了这片土地新的希望。然而,此地被混沌魔气浸染、蚀渊盘踞长达万年之久,地脉虽已开始自我修复,但环境的根基依旧脆弱而恶劣,如同一个重伤初愈的病人,需要静养,而非再经历风雨。更何况,谁能保证在这片广袤而混乱的北境,没有其他潜伏的混沌爪牙,或是被魔气催生出的、失去了主宰而更加狂乱的魔物?他们迫切需要一处绝对安全、不受打扰,且灵气相对充裕纯净之地,供孙悟空疗愈与蚀渊激战留下的沉重伤势,并尝试初步炼化那枚关乎三界未来的、至关重要的“息壤之种”。

在阿木纱凭借萨满与大地沟通的独特天赋指引下,他们来到了位于黑山脉人迹罕至的深处、距离磐石部落祖洞尚有数十里之遥的一处隐秘山谷。这里曾是部落一位德高望重的先代大萨满晚年静修、寻求与大地更深层次沟通的圣地。山谷的入口巧妙地隐匿在几块看似随意散落、实则蕴含某种天然阵势的巨型冰川漂砾之后,上方又被万年不化的厚重冰雪覆盖层所遮蔽,若非阿木纱传承了部落古老的记忆与感知,极难发现这处所在。踏入谷中,景象豁然开朗,虽面积不大,仅方圆数百步,却别有洞天。谷底中央,一眼地热温泉正泊泊涌出,蒸腾起带着微弱灵气、温暖湿润的白雾,驱散了部分北境的严寒。泉水清澈见底,隐约可见底部铺就的温润卵石,散发出令人心神安宁的气息。四周陡峭的岩壁上,并非光秃秃的冰岩,反而顽强地生长着一些北境特有的、能够在极端环境下汲取微弱天地精华的耐寒灵草,它们叶片肥厚,色泽深邃,在此刻魔气初退、百废待兴的北俱芦洲,这一抹抹坚韧的绿色,已是难得一见的生机与净土。

“尊者,您就在此安心疗伤、炼化灵种,外面有我等守护,纵是魔神亲至,也休想踏足山谷半步!”石咆将他那面饱经战火、布满裂纹与魔物爪痕的巨大骨质盾牌,重重地顿在狭窄的谷口唯一通道前,他那如同巨熊般魁梧的身躯挺得笔直,瓮声瓮气的声音里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坚定与决绝。他与风爪身上同样带着不轻的伤势,皮甲破损,血迹斑斑,但此刻,两人眼中燃烧的火焰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炽烈。大地母亲(息壤之魂)的苏醒,如同在无尽黑暗中点燃的灯塔,让他们看到了磐石部落、乃至整个北境万千生灵复兴的璀璨希望。而守护这位引领希望、亲手铲除蚀渊魔主的尊者完成接下来的关键一步,在他们心中,是超越了生死与荣誉的无上职责。

风爪没有说话,只是对着孙悟空和阿木纱微微颔首,随即身形如同鬼魅般一晃,便已无声无息地融入了谷口上方那些嶙峋冰岩的阴影之中,彻底消失了踪迹,仿佛从未存在过。唯有最敏锐的感知,才能偶尔捕捉到那一闪而逝的、如同猎鹰般锐利的目光,正一遍遍扫视着山谷外那片被风雪笼罩的寂静世界,不放过任何一丝风吹草动。阿木纱则走到温泉旁,解下腰间几个小巧的、由各种兽骨与奇异矿石凋琢而成的萨满法器,口中吟唱着古朴而悠远的祷文,双手如同蝴蝶穿花般舞动,引导着空气中稀薄的灵气与脚下大地微弱的脉动相合,在温泉周围布下了几个兼具预警、隐匿与小幅凝聚灵气效果的简易萨满阵法。澹澹的土黄色光晕与温泉的白雾交织,让这片小山谷更添几分神秘与祥和。做完这一切,她才在距离孙悟空不远处的另一块平滑青石上盘膝坐下,闭目调息,恢复自身消耗的同时,也将一部分心神沉浸于脚下大地那缓慢却坚定有力的复苏脉动之中,脸上带着一种近乎朝圣般的宁静与虔诚。

孙悟空将这一切看在眼中,心中微暖,却并未多言。此刻任何言语都显得多余。他径直走到温泉旁那块最为平坦、表面光滑如镜的青色巨石上,拂去并不存在的尘埃,盘膝坐下。首先,他小心翼翼地从怀中取出一个精致的玉瓶,倒出三颗龙眼大小、通体浑圆、散发着沁人心脾药香与莹莹宝光的丹药。此乃东海龙王敖广所赠的疗伤圣药“九转还元丹”,即便在仙界也颇为珍贵。他毫不犹豫地将丹药纳入口中,丹药入口即化,化作三股性质各异却又相辅相成的磅礴药流,一股如同温润水流,滋养修复着受损的经脉与内腑;一股如同炽热火焰,驱散侵入骨髓的魔气寒意,煅烧着杂质;最后一股则如同和煦春风,抚慰着震荡不稳的神魂,凝聚着涣散的精神。精纯的药力在他体内缓缓化开,如同久旱甘霖,开始 systeatically 修复着与蚀渊魔主那场惊天动地之战留下的严重内伤。

待体内药力运行平稳,伤势被初步压制住后,孙悟空这才以更加郑重、甚至带着一丝神圣感的态度,缓缓摊开掌心,露出了那粒安静躺卧着的“息壤之种”。

种子依旧只有黄豆大小,通体呈现出一种内敛到极致的暗黄色,并非死寂,反而像是蕴含了整片黄昏大地的沉静与厚重。其表面那些天然生成的、细微而繁复的脉络纹路,在温泉氤氲的水汽与山谷微弱光线的映照下,隐隐流动着难以察觉的光泽,仿佛有生命在其中呼吸。它静静地躺在孙悟空纹路清晰的掌心中,散发着一种恒定的、令人心神无比安宁的温热感,以及一种难以用言语精确描述的、属于“大地”本身的意境——厚重足以承载万古山河,温润足以孕育兆亿生灵,坚韧足以历经无量劫难而本质不磨。仅仅是肌肤与之相触,孙悟空就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丹田深处那原本沉寂的、源自源井的补全之力,像是被注入了活力一般,开始自发地、微弱地雀跃、流转起来。就连怀中那一直依靠他本源温养的七彩光茧,此刻也传递出一股清晰无误的、带着孺慕与欢欣的共鸣波动,仿佛遇到了同源的长辈。

“是时候了……”

孙悟空在心中默念,随即彻底排除脑海中所有杂念,将全部心神沉入体内,晋入物我两忘的深定之境。他首先做的,是极其谨慎地引导着体内那些尚未完全消散的、源自之前与北境大地深度共鸣而残留的土行之力。这股力量虽然微弱,却与息壤之种同根同源,仿佛子女对母亲的自然亲近。他以这股力量为引,化作一层最温柔、最包容的无形薄膜,轻轻地将掌心的息壤之种包裹起来。果然,息壤之种微微一颤,表面的脉络光华略亮,传递出的并非抗拒,而是一种类似于归家的安然与顺从。

紧接着,才是最关键的一步。他凝神静气,以强大的神念为舵,小心翼翼地引动了沉睡于丹田最深处、那代表着“无”与“全”、呈现出混沌本质的源井之力。一丝比发丝还要纤细、色泽混沌却蕴含着演化万物可能性的气流,自他指尖极其缓慢地、如同探出触角般,轻柔地、带着试探意味地,触碰向那被土行之力包裹的息壤之种。

就在这一丝源井之力,与息壤之种表面那暗黄色光华接触的刹那——

“嗡!”

一声低沉、古朴、仿佛并非通过空气传播,而是直接源自世界开辟之初、大道震动本源的嗡鸣,勐地从那小小的种子内部迸发而出!声音不大,却瞬间贯穿了孙悟空的肉身与灵魂!

孙悟空浑身如遭雷击,剧烈地一震!他只觉得掌心中托着的,不再是一粒微不足道的种子,而是在刹那间膨胀、化开,变成了一片正在他感知中疯狂开辟、演化的原始洪荒世界!无穷无尽、庞杂浩瀚到无法想象的土行法则信息、大道碎片、本源感悟,如同积蓄了亿万年的星河决堤,又好似整个大地的记忆洪流,顺着那丝源井之力构建起的脆弱而又坚韧的桥梁,以前所未有的狂暴姿态,疯狂地冲入他的识海!

这绝非简单的力量传承或灌顶,这是最本源的“道”的直接灌输与烙印!是大地如何从混沌中凝聚、如何承载星辰运转、如何孕育山川河岳、如何滋养草木万灵、如何历经无数纪元沧海桑田而本质不改的根本奥秘!是“厚德载物”这四个字最磅礴、最直观、最深刻的诠释!与此同时,与这创造与承载相伴而生的,是大地所曾承受过的、烙印在本源深处的无尽创伤记忆——太古星骸撞击的灭世之痛,冰河世纪覆盖一切的酷寒死寂,地壳变动撕裂自身的剧痛,以及……那如同跗骨之蛆、不断试图扭曲其本质、带来极致污秽与痛苦的混沌侵蚀!

这信息流的冲击,其浩瀚程度、其磅礴之势,远超他之前融合“瀚海之心”时的体验何止十倍!那一次是江河入海,虽磅礴却尚有轨迹可循;而这一次,仿佛是整片星海的记忆同时砸落!若非孙悟空天生石猴,神魂根基之坚韧远超寻常仙神,又经历过八卦炉煅烧、五行山压制等无数磨难,心志早已坚如磐石,更兼有源井之力这等同为先天本源的力量作为关键的缓冲与引导枢纽,只怕在接触的瞬间,他的自我意识就会被这纯粹而古老的大地意志洪流彻底冲垮、同化,变成一具只剩下承载本能、失去了所有个人意志的“大地化身”或“土偶”!

他紧守心神深处最后一点灵明不昧,如同怒海狂涛中、万丈悬崖边的一叶扁舟,将所有的意志力都凝聚起来,以自身对“力量”本质的独特理解、对“守护”信念的无比执着、以及对“补全”源井这一目标的清晰认知为不可动摇的锚点,艰难无比地、抽丝剥茧般地梳理、分辨、吸收着这些海啸般涌来的大地本源信息。他的身体表面,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层层叠叠的暗黄色光华,这光华并不稳定,时而明亮如大地初开,时而暗澹如尘封万古。他的皮肤,在这光华的流转下,竟开始呈现出如同久旱干裂大地般的龟裂纹路,深可见“骨”(并非真实骨骼,而是能量脉络),看上去触目惊心;但下一刻,山谷温泉中蕴含的生机水汽与他自身强大的不死特性又被激发,那些裂纹又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蠕动、愈合,恢复如初,甚至变得更加坚韧。周而复始,循环不息,仿佛他的肉身正在进行着一场另类的、脱胎换骨般的淬炼与升华,每一次裂开与愈合,都让他与“土”之本源的亲和度提升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