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野立刻笑得比多力库还讨喜:
“糖没白吃啊小家伙,这么会说话呢?”
多力库简直要手舞足蹈:
“那大哥哥,明天送我回家可以帮我个忙吗?”
况野想都没想:
“可以啊!”
说完以后,才发现多力库一脸得逞的笑。
当一个小朋友对着他露出这样的笑容时,况野突然觉得自己答应的有点仓促了。
但一个五岁的小孩,能有什么坏心眼呢。
远处响起越野车的轰鸣声,况野不抬头也知道是谁来了。
两辆涂着“文物考古”标识的白色越野车在沙地上颠簸驶来。
况野抬头的时候,看到最先到达的那辆车上下来一位穿着卡其色考古服的中年人。
紧接着有更多的工作人员从车上下来。
中年人四处看了看,视线定格在了况野所在的位置。
紧接着,中年人跟身后的队员们交代了几句,然后又回到了车上。
没一会儿,白色越野车就停在了况野眼前。
中年人从车里下来,胸前挂着工作证。
他冲着况野走来,早早地就伸出了手。
奶糖和小虎鼬早就跑得没影了。
只剩下多力库茫然地看着突然出现的中年人。
“况老师,您就是况老师吧?”
中年人露出笑容,胸前的工作证上写着“张磊,西北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
况野和张研究员握手,感受到了对方手心和指节上的老茧。
“况老师,可算找到您了!”
“我们从科考站出发的时候,又遇到了小股沙尘,耽误了半个多小时。”
况野笑着回应道:
“您好,张老师,听说沙漠考古就这样,计划永远赶不上天气。”
听着况野话,张研究员脸上的笑容又多了一重惊喜。
“况老师,您不知道,我们盯着粟特驿站的线索,足足三年了!连个遗迹的边都没摸着过。”
张研究员的声音难掩激动:
“结果您不仅找到了,还把遗址范围、关键遗迹都摸得清清楚楚,比我们带专业设备勘探三天都管用!”
老粉们都知道,况野确实不太能应付这种“谢来谢去”的场面。
只是保持着微笑谦虚道:“哪里哪里,没有没有。”
张研究员视线一挪,落在了呆呆看着他的小孩哥身上:
“哟,真看不出来,况老师这么年轻,孩子都挺大了啊!”
况野一愣,随即和多力库对视。
多力库对着张研究员说了一串叽里咕噜的话,张研究员惊讶地看着多力库,然后又看向了况野:
“况老师,您儿子说啥?”
况野面色尴尬地挥了挥手:
“他,他说你们辛苦了。”
多力库还要说话,却被况野捂住了嘴巴:
“儿子,风大,冷风灌进去了肚肚疼哦。”
张研究员看着“父慈子孝”的一幕,眼中的笑意又添了些动容:
“我儿子也差不多这么大,老皮了,唉,可惜,我很久没回去了……”
------------
感谢这么久以来读者大大们对小作者我的支持。
期间也有过想放弃的时候,也有卡文卡到怀疑自己到底是不是适合吃这碗饭的时候,也有看到一个差评就想撂挑子的时候……
但大多数时候,看到你们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每一份礼物的鼓励,我就会“哭哭啼啼”地再次打开电脑,告诉自己:
不管怎样,有人在等你的故事,在等你的结局,在喜欢你笔下的每一个角色。
如果人生注定如此无趣,那是不是就更要珍惜每一次他人对自己流露出的善意呢?
再次感谢每一个注意到这本书的你,注意到浑圆真人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