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 粟特商队驿站遗址(2 / 2)

况野难得听劝一次,直播间网友们都懵了。

今天太阳是从哪儿落下去的?

但很快,况野一个转身,笑嘻嘻地将耳朵直接贴在了墙面上!

网友:“!!!”

网友:“......”

就知道!

况野耳朵一贴上墙,哭泣声更清晰了。

况野笑了起来:

“别怕,这就是风穿过缝隙时产生的共振,不是什么灵异事件。“

说完,况野特定将镜头对准了墙顶,那里排列着小孔。

“为了通风,粟特人会特意在墙顶留通风孔,这些破损的缝隙相当于额外的‘风洞’。”

“当不同风速穿过风洞的时候,就会发出不同频率的声音。”

“风速减缓的时候,声音就像人在哭。”

况野说完,顺势捡起石块堵住了墙面的一道缝隙。

霎时间,“呜呜” 声弱了几分。

听起来也没有那么凄惨了。

顿时,直播间的弹幕换了一种画风,名叫“恍然大悟”。

但很快,况野脚边传来异动!

陶片!

陶片再次震动了起来!

网友们刚沉下来的心,又忽地提到了嗓子眼!

况野这次也不卖关子了,蹲下身用工兵铲轻轻拨开陶片周围的沙层。

没想到,

况野继续说道:

“这里如果我没猜错,就是当年货栈的地窖入口。”

“沙暴过后,表层的沙土往下沉,导致地窖上方的陶片失去了支撑,开始轻微的晃动。”

况野说着,小心地移开一块陶片。

果然!底下露出了一个黑黝黝的洞口,里面的细沙还在往更深处滑动着。

“沙层沉降时,会带动表面的器物轻微移动,看起来就像陶片自己在动,但其实只是重力作用的结果。”

解密后的况野,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石碑上。

他小心地清理掉石碑周围的沙土,完整的石碑终于显露出来。

这座石碑高约一米五,宽八十厘米,上面还刻着粟特文。

况野指了指石碑,镜头还捕捉到了熟悉的夏国文字。

其中,一个模糊的火焰符号吸引了网友们的注意。

况野指着火焰符号,说道:

“这是祆教的象征,粟特人多信仰祆教。”

借助之前的研究,加上系统的帮助,况野大致解读出了石碑上的内容。

这是一座建于公元六世纪的粟特商队驿站,名为 “金砂驿”。

是丝绸之路上连接中原与西域的重要中转点。

这里主要存放丝绸、茶叶和西域的香料、宝石。

而且,在石碑的末尾还记录了驿站废弃的原因。

“在公元 568 年,一场罕见的特大沙暴袭击了这里,掩埋了大部分的建筑,所以商队不得不放弃驿站,将商路改道至南方绿洲。”

况野说完,直播间先是沉默了。

在许久的沉默后,礼物开始“狂飙”!

【不是吧?!古代碑文上的字你也认识?!】

【额,这确定不是在给哪个景区打广告?】

【人参和醋不相逢:我就知道,野神肯定认识这些文字!!】

【回溯船长:嗯......可以。】

【九制陈皮:仅仅是可以吗?简直是神到一种境界了吧!】

粟特文字,在古丝绸之路沿线广为流传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