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的温度已经上来了,即便如此,况野还是打算带着直播设备到附近溜达溜达。
沈易橙在补觉,赵鹏整理早上观测的数据,表示没办法陪况野一起去。
况野却很开心地回道,不需要陪,他自己溜达反倒自在些。
赵鹏也是直播间的老粉儿了,这点也是相当理解。
再加上之前陈教授的叮嘱,不要打扰况野直播,赵鹏也就随况野去了。
况野这次开了车,一路驰骋在沙漠间,又是另外一种旷达洒脱的感觉。
一路上,直播间的网友们也是大饱眼福。
不是人人都有机会在沙漠无人区转悠的。
抛开那些私自跑进来的,正大光明溜达的,况野也是这独一份了。
况野这次没有往沙漠深处走,反而顺着沙漠的边缘开,像是在追逐一座城。
远处错落的房屋如海市蜃楼般出现在眼前。
况野终于下车,放飞无人机,他想多收集一些沙漠的素材。
沙漠里出现城市,这样的场景也十分难得。
自然要多多记录。
直播间的网友们跟着无人机的镜头,一直不停地在发出感叹。
震撼,神秘,奇特。
各种小词儿刷得溜溜的,跟要高考去似的。
况野当然跟粉丝们要互动一番,正聊的开心呢,突然看到无人机传回的画面里出现了一条三米宽的土沟。
两侧的夯土墙被风沙啃出蜂窝状的凹痕,顶部还覆盖着红柳枝编的棚顶。
每隔五十米就立着根歪扭的木柱,从无人机的角度看过去,就像一串插在沙漠里的旧骨牌。
【咦?这是什么东西?感觉像谁挖的暗道。】
【嚯,有点长城的样子,该不会就这么容易地遇到消失的古城了吧!】
【抠腚怒闻手:不太像吧,排水沟而已,古城的面积应该比这个大吧?】
弹幕纷纷猜测这是什么,况野开口道:
“家人们,这不是普通的排水沟,是坎儿井。”
无人机缓缓地降低,镜头对准了水渠底部。
里面还有残留的水渍。
“两千多年前,人们发现天山融化的冰雪会渗入地下形成一道道的潜流,然后他们呢,就顺着水的流向挖出了暗渠,水从地下经过,能更好地与沙漠的高温抗衡,减少蒸发。”
“暗渠有了,接下来就打造竖井,和暗渠呈垂直状,然后一排排地开凿过去,直到地势减缓,水出现在了地面上,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明渠。”
大致是这样的结构
况野指了指身侧的这道水沟,继续说道:
“这条水沟呢,就是明渠。”
直播间被况野这么一解释,大部分对“坎儿井”有了初步的印象。
但况野还没说完:
“你们看,这顶部的红柳枝棚能挡住烈日,减少水分的蒸发。”
“主渠旁边这些岔出去的支渠,会一直通到县城居民的农田里。”
此刻屏幕里,支渠从主渠岔出去的样子,真像人的血管分岔的脉络。
况野继续说道:
“古人的智慧令人叹服,这一口口竖井之间连通的水渠,要怎么才能精确测量?”
“在地下水渠里,又怎么能辨别方向?”
况野提出了这个问题,直播间已经有了解坎儿井的粉丝,在弹幕里回答了。
“对,就是用油灯照明。将油灯悬在身后,向着自己的影子挖,就能连通下一个竖井。”
无人机贴着棚顶飞行时,况野突然顿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