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佛闻弃禅跳墙来(2 / 2)

“甚至,他们还将煨出的油花都给撇干净了。”

镜头对准正在咕嘟冒泡的汤汁:

“所以你们看到的原汤才能澄澈如茶。”

况野开始处理食材,将花胶剪成了三寸见方的块状,又浸入了清冷的山泉水里冰着。

“这样可以维持胶质紧实的口感。”

紧接着,况野从包裹里拿出一个精致的小酒坛。

拔开塞子闻了一下,瞬间对着镜头竖起了大拇指:

“十五年的花雕,费心了!”

随即拿个小碗盛着,将小酒坛倾斜了四十五度。

酒液顺着坛口初露锋芒,在陶壁留下淡淡的挂痕。

若有若无的焦米香裹着蜜甜在空气中散开,况野补了一句:

“没有新酒的那股子冲辣,年份保真。”

此刻节目组直播间都看傻了,怎么连花雕都给人投过去了?

而且,对方也是真的懂。

后台的李导脸上的笑就没下去过。

有人抛梗,最开心的事莫过于有人能接住。

况野对花雕酒的了解还在继续:

“新酿的花雕,会带着一股生涩的酒精味儿,等到第五年的时候,味道会偏酸。”

“只有陈放超过十年,才能有这种温润如玉的底蕴。”

酒液撞击着陶壁,从内里倾泻至汤底,混着陈年糯米的香甜和浓郁的汤汁来了场酣畅淋漓的相遇。

“花雕是佛跳墙的灵魂,可以去除海鲜的腥气,又能增添干货的醇鲜,画龙点睛。”

况野介绍完,直播间的弹幕再次提速:

【我对佛跳墙的第一印象,还停在《食神》这部电影里......】

【虾仁不眨眼:所以,吃完可以增加暴击率吗?】

【睡到人间煮饭时:坛起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

【煮饭兄,好诗啊好诗。】

况野拿起鲍鱼和辽参,继续说道:

“这些都得是干货,泡发的过程也非常讲究,跟养鱼似的得按时按点换水,所以咱节目组真是辛苦了。”

况野话里话外给足情绪价值。

高汤已经备好,况野依次放入食材:

“按道理啊,咱应该是先用姜片擦拭一遍紫砂坛的内壁,然后再铺一层焯过水的葱段。”

“再将这些泡发好的食物,按照顺序依次码放。”

“注意,辽参和花胶最好挨着放,这样可以让两者的胶质互相沁润,增加口感的丰富性。”

“鲍鱼呢,最好切面朝下,以便更饱满的吸收到汤汁。”

“最后再铺一层瑶柱碎,就很完美。”

况野说完,直播间的网友们的脑海里已经有了大致的印象。

这佛跳墙,不仅熬汤是一门学问,就连铺设食材也要讲究个井然有序。

夏国人对美食的研究和尊重,真的达到了一种近乎苛刻的地步。

但也处处体现着对生活细节的情趣。

况野按照自己描述的顺序,将食材放入了坛中。

咕嘟冒泡的高汤瞬间安静,和纷繁的食材进行一个磨合。

等热气再次冒出,食材变得透明软烂,这锅里的“大家”也就熟透了。

况野对着镜头舀起一勺浓稠的汤汁:

“粉丝先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