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驾驶舱闲聊(1 / 2)

其实军曹鱼口感还是不错的,鱼肉细腻紧实,没有小刺,价格也还是很亲民。

“哈哈哈,看吧!我这条应该是冠军了!”

郑铁从鱼堆里抱出一条大军曹,大概有个50多斤的样子。得意的大笑。

没过多久陈栋就从鱼堆里面翻出一条两米多长,差不多100斤的大军曹鱼。

“嗨,阿铁,你看看这条怎么样?哈哈哈!”

这一网没有什么小鱼,基本都是八斤以上的鱼,而且绝大部分都是军曹鱼。

鱼的品种越少,捡鱼就越方便。原本像这样一网鱼,他们五个人最少也要两个多小时分拣。

这一网重量更重,不过分拣时间才一个小时就弄好了。

这就是鱼种单一,大个体的好好处。

其实一般情况下,甲板上分拣鱼获的同时,拖网也是下到海里,一直在拖的。

只有实在太多的时候,才会停船一段时间,所有人一起分拣。

杨立民走进驾驶舱,给开船的陈中伟散了一根烟,二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

其他人则随便清洗一下,抓紧时间抽空休息一会。这都是所有作业渔船上的惯例。

有时候忙起来,可能连吃饭休息的时间都没有。所有渔船上的渔民,都养成有空就休息,倒地三秒入睡的习惯。

陈中伟谈起渔船,拖网作业的经验。

拖网作业肯定是海底越平越好,虽说有时候是拖底作业,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贴着海底。

就像海钓钓底一样,鱼饵并不是真正沉到海底,一般都是离底一到两米左右。

如果海底不平,那就会经常的挂网,万一碰到大礁石,那这网基本也是废了。

聊着聊着,陈中伟还说到,以前渔民捕鱼的经历:

“早年间渔民出海捕鱼,真的是在拼命,拼的是命硬不硬,一个村每年总会有一两个人回不来了!”

“那时候也有天气预报,但是就是个摆设,一点都不准。凭的还是老渔民都经验。”

“所以那时候我们渔民都讲究‘父子不同船,兄弟不同舟’的规矩,就怕万一渔船出事,家里断了香火。”

“我听我爸说七八十年代那会,这海上还有海匪呢?,就盘踞在海岛上,通常有个三五艘船,”

“平时也会捕鱼,如果碰到有别的渔船在附近作业,他们就会形成合围之势,抢了鱼获。”

“听话的打一顿,不听话的直接扔海里。”

“然后把发动机啥的给抢了。”

“啊!这么凶狠吗?那那些听话的,发动机都被抢了,他们怎么回去?”

杨立民听的目瞪口呆的,烟灰都忘了弹。

“就坐在空壳子船上漂喽,还能怎么办啊?”

陈中伟弹了弹烟灰理所当然的说道,

“碰到入过的渔船求教,运气好,漂到旁边有岛屿的,游过去,暂时也可以歇歇脚。运气不好的……唉!”

“那后来这帮海匪是我们老大给剿了吗?”

杨立民灭掉烫手的烟蒂,好奇的问道。

“那不是。”陈中伟笑了笑接着说道,

“一物降一物,这帮人欺负人欺负惯了,以为天老大,他们就是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