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远方来,无酒不足以表达深厚情谊。
良民佳节,无酒不足以显示欢快惬意。
丧葬忌日,无酒不足以致其哀伤肠断。
蹉跎困顿,无酒不足以消除寂寥忧伤。
春风得意,无酒不足以抒发豪情壮志。
中国人的饮酒礼仪,体现了对饮酒人的尊重。谁是主人,谁是客人都有固定的座位,也都有固定的敬酒顺序。
敬酒时,要从主人或者他叫过来替他陪酒的人,先开始敬,主人没有敬完之前,别人是没有资格敬酒的。如果是乱了顺序,是要受罚的。
传统酒文化里也流传着不少关于喝酒的顺口溜:
“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舔。”
“酒逢知己千杯少,能喝多少是多少。”
“宁可胃上烂个洞,不叫感情裂条缝。”
“青岛不倒我不倒,雪花不飘我不飘。”
“能喝半斤喝一斤,这样的哥们最贴心。”
敬酒也是非常有讲究的,一般都是主人先敬酒,平辈之间可以不用站起来,酒杯可以不用碰杯,离的远的话,可以轻轻磕一下桌面或者举一下杯子就行。
长辈或者领导敬酒可以一敬多。小辈或者下属敬酒必须一对一,起身站立或者上前轻碰酒杯,自己的酒杯还必须比对方的酒杯底,可以下移几分,以示尊重。
一般情况下敬酒都是以年龄大小,职位高低,宾主身份为先后顺序,一定要充分考虑好敬酒的顺序,不能喧宾夺主。
主人或者长辈领导敬过酒后一定要回敬对方。
如果和不是很熟悉的人一起喝酒,也要弄打听一下身份或者注意他们之间的称呼,
假如你有求于酒桌上的某一位客人,自然对他要加倍恭敬。但如果在场有更高身份或者更为年长的人,一定要先给尊长者先敬酒。不然会使在场的人难为情,你所托之事估计也是泡汤了。
各地敬酒的规矩各有不同,像杨启他们老家,还有东北某些地方,敬酒一般都要连敬三杯。
相反白雪这边敬酒都是比较随意,可以一敬多,也可以一敬一,根据自己的量来。
但是基本的礼仪还是相同的,比如给长辈领导敬酒必须起身,酒杯略低于对方等等。
所有的风俗习惯都是值得尊敬的。
小舅无疑是最高兴的,一个是融入了“丰收号”这个大家庭,再一个就更简单了,看看他前面的碗就知道了。
他的碗里都是身边的陈兰欣给他剥的虾肉,螺肉,螃蟹等等。
“这死妮子,丢人现眼啊!”
对面的陈栋在屡次白眼无效后,也不管她了。陈兰英看了也是暗暗无奈摇头。
杨启倒是看的很是佩服,这陈兰欣绝对是个敢爱敢恨的主,落落大方,毫不做作,一丝丝都没有掩饰自己情感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