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南海第一鲜(1 / 2)

白浪戳了戳这条鱼的长刺,好奇的问道:“军哥,我看它就是比河豚身上的刺,更长一点而已啊!”

张军现在已经确定了,这就是一条刺鲍鱼。

“你们看见没有,河豚鱼的刺是软刺,而这种刺鲍鱼的长刺都是硬刺。”

“这种刺鲍鱼浑身都是宝,味道非常鲜美,尤其是它的鱼皮肉质厚实,胶质丰富。而且全身无毒,可安全食用。市场价格很高。”

在南海,有一句谚语:“不品刺龟鲜,不知南海情。”

这里的“刺龟”指的就是南海特有的气鼓鱼——刺鲍鱼。刺鲍鱼和河豚不同,它是安全无毒的,鱼皮和鱼内脏最鲜美营养。其鱼皮是鱼越大越厚实。

与河豚不同,受到刺激和惊吓,会立起长长的硬刺。而河豚的刺则是软刺。

无论是打边炉,煮鸡汤,还是煲鱼粥,味道都是非常的鲜美,气味香浓,营养价值十分丰富,被誉为“南海第一鲜”。

野生的刺鲍鱼比较难得,市场价格每斤380到500块钱。当然也是个体越大价格越高。

杨启听到味道好吃,价格昂贵,一下就有兴趣了。

“等会搞两条煮粥,尝尝味道,看看有没有说的这么好吃!”

白浪则一个劲的点头同意这个建议。

说来也怪,这一筐二百米的延绳钓,一百来个钩子中了63条刺鲍鱼。不可谓不密集,看来是碰到了刺鲍鱼群了。

最大那几条都有十多斤重,看着跟个小猪崽子一样。

剩下还中了十几二十条各种鱼类。收获非常不错。

“唉呀!姐夫,死了七八条刺鲍鱼,太可惜了。”

“死了一些也算正常,有可能这些鱼吃钩太久了,看看还新鲜吗?只要还新鲜的话还是能卖些钱的。”

杨启也有些可惜的回答道。

“嗯呐,还算可以,是新鲜的,鱼鳃都是鲜红的,眼珠也没有变色,应该是死了没多久。”

白浪仔细检查了一下,然后说道。

张飞驾驶着“启航号”慢慢前进,另外三人七手八脚的重新在延绳钓上挂上明虾,放回海里。

接着就是收地笼了,每个地笼都进去四五斤螃蟹还有大青龙。收获依旧不错。

轮到绑螃蟹的时候,张军是帮不上忙的,他这样的大少爷从来没有干过这样的活,想帮忙最后以被一只梭子蟹夹了手指,而告终。

白浪还能慢慢的绑几只,剩下的都是杨启自己,凭着昨天跟白雪学的技术勉强完成。

拿出冰冻的饵鱼,剁巴剁巴塞进地笼里面,重新把地笼放进海里。

杨启跟白浪两人开始做饭了。杨启打算用刺鲍鱼来煮粥,张军凭着以前吃过的印象,指挥杨启仔细处理着刺鲍鱼。

最麻烦的是拔刺鲍鱼身上的刺,热水稍微一烫,一拔一个不吱声。

然后将鱼皮和鱼肉分离,把内脏也清理干净,再剁成块。

白浪则在一旁帮忙清洗各种螃蟹,大青龙。然后在锅里倒了点水,放点生姜,大蒜,料酒,直接开煮。

张军在一旁看着,虽然帮不上忙,但眼睛一直盯着处理刺鲍鱼的动作,似乎在监督。

张飞把船停稳后,也过来帮忙打下手。

不一会儿,刺鲍鱼粥的香气便弥漫开来,众人都被这股香味吸引。

等杨启尝过咸淡,手一挥,大家迫不及待地一人盛了一大碗尝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