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祸世双娇 > 第173章 阵法初成

第173章 阵法初成(1 / 2)

修为精进带来的力量感尚未在经脉中完全沉淀,晚风已将目光投向更为深远的布局。个人实力的提升固然可喜,然则若要应对未来可能席卷而来的风暴——无论是黑煞尊者的报复、雷狱仙尊的阴影,还是那隐约浮动的魔劫征兆——一个稳固的、可依仗的根基至关重要。隐霞谷,这片给予她们短暂安宁的霞光之地,其本身的防护力量,在真正的强者面前,仍显薄弱。

加固隐霞谷,便成了当下迫在眉睫之事。而阵法,无疑是汇聚天地之力,以弱胜强,守护一方净土的最佳手段。

夜色如水,晚风独立于隐霞谷最高的观霞台,衣袂在微风中轻扬。她的神识如无形的潮汐,细致地感知着整座山谷的地脉走向、灵气节点、草木枯荣,乃至每一缕霞光生灭的规律。要布下一座能与整个山谷地势相融、引动天地之力为己用的护山大阵,绝非简单堆砌阵基、刻画符文便可成就。需得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谷底灵脉虽只是分支,却生机盎然,可为阵法能量之源,主‘生’与‘续’。”

“东西两侧山脊如龙蟠虎踞,地势险峻,可设杀伐之阵,主‘御’与‘攻’。”

“中央谷地,弟子居所、药圃丹房汇聚,需以迷幻、守护为主,主‘藏’与‘护’。”

“而天穹霞光……此乃隐霞谷独有之象,蕴含一丝朝暮交替、光暗演变的道韵,若能引动,可使阵法更具变幻,惑人心神,甚至……牵引一丝时空之力。”

晚风在心中默默推演,一个庞大而复杂的阵法雏形逐渐在她脑海中勾勒出来。这并非照搬仙界任何一座已知大阵,而是她依据隐霞谷独特地理与环境,结合自身对阵道的无上理解,量身打造。其核心,便是借助地脉灵气与天象霞光,构筑一个集防御、攻击、迷幻、聚灵于一体的复合型大阵。

翌日,晚风便将自己的构想与凌霞婆婆及几位核心长老沟通。当听到晚风描述那宏大而精妙的阵法蓝图时,饶是凌霞婆婆见多识广,孙长老性子沉稳,赤羽、青木专精丹器,也不由得为之震撼。如此阵法,已远超他们认知中修真界护山大阵的范畴,其中蕴含的某些理念与符文运用,简直闻所未闻。

“晚风仙子,此阵……真能布成?”孙长老捻着胡须的手有些微颤,既是激动,又带着一丝难以置信。若此阵成,隐霞谷堪称固若金汤,足以抵御元婴后期甚至化神期修士的猛攻!

“理论可行,但需谷内鼎力相助。”晚风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材料、人手,以及对谷内部分区域的暂时封锁,皆需协调。此外,阵法核心需与地脉深度勾连,可能会引起短暂的地气动荡,需提前安抚谷中弟子,并做好应急准备。”

凌霞婆婆几乎没有犹豫,拍板定论:“一切依仙子所言!隐霞谷上下,任凭仙子调遣!所需材料,尽可去库房支取,若有不足,老身亲自想办法!”她深知,这将是对隐霞谷未来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投资。她转向其他长老,“孙长老,负责协调弟子,划分禁区,确保布阵期间谷内秩序;赤羽长老,全力配合仙子炼制所需阵基阵旗;青木长老,留意地气及灵植变化,随时应对。”

“遵谷主令!”几位长老齐声应道,神色肃然。

布阵之事,就此定下。整个隐霞谷随之高效运转起来。

晚风首先绘制了大量的阵图与符文样本。阵图繁复无比,涉及成千上万个基础符文单元及其组合变化,每一个单元的位置、角度、灵力灌注方式,都要求精确到毫厘。符文样本则更是千奇百怪,有的如龙蛇蜿蜒,有的如星斗排列,有的蕴含雷霆真意,有的则带着草木生机。这些图样被分发给谷内所有擅长炼器、符箓的弟子,由赤羽长老亲自监督,日夜不停地按照要求炼制阵基、阵旗,刻画符文玉牌。

材料如流水般从库房中取出,隐霞谷多年的积累,以及晚风从外界带回的部分珍稀矿石、灵木,被迅速消耗。炼制工坊内,炉火日夜不熄,锤锻声、灵力嗡鸣声不绝于耳。赤羽长老更是亲自上手,处理那些最关键、最难炼制的核心部件,额间时常可见细密的汗珠,眼神却异常专注明亮。

晚宝和阿金自然也参与其中。如今的晚宝,身姿挺拔,眉宇间褪去了少女的青涩,多了几分沉稳与干练。碧萝仙体与草木的天然亲和力在她成年后愈发显着。她主动请缨,负责协调安抚那些因布阵需要而被轻微挪移或灵脉暂时改道的区域内的灵植。她不再像孩童时期仅凭本能感应,而是能精准地以自身木属灵力疏导地气,引导灵植根系避开关键阵基,甚至巧妙地将数株年份久远的灵植自身散发的微弱灵力场,纳入阵法节点的辅助体系中,使其不仅不受损,反而能与阵法形成良性互动。

“东南角那丛‘凝露竹’,根系已顺势引导至新辟的灵渠,其自然汇聚的晨露之气,可增强‘云雾幻形阵’三分的迷蒙效果。”晚宝向晚风汇报时,语气清晰,条理分明,指尖轻点间,一缕精纯的青色灵力没入地面,不远处那丛翠竹无风自动,竹叶上凝结的露珠仿佛蕴含着奇异的光泽。

晚风赞许地点头:“做得很好。碧萝仙体于此道确有独到之处,你能举一反三,将生灵之力化入死阵,此阵因你而多了一份灵动。”

得到肯定,晚宝唇角微扬,眼中闪着内敛的光彩,继续投入到下一处需要协调的区域。

阿金则以其对雷霆之力的精准掌控,协助晚风处理一些需要引入纯阳雷罡之气的特殊阵基。它如今体型更为矫健威猛,周身金鳞熠熠生辉,背上两道金纹如同活物,流淌着深邃的雷光。它不再像幼时那般仅凭本能释放雷力,而是能按照晚风的指点,将金色雷弧控制得如同最精密的刻刀,淬炼材料时祛除杂质而不伤根本,在特定符文节点烙印雷息时,更能把握好深度与强度,确保其持久稳定。有一次,一块取自天阙城的“雷鸣金石”内部结构不稳,在淬炼时能量即将暴走,阿金未等晚风出手,低吼一声,双瞳雷光一闪,数道细若游丝的金色电蛇瞬间钻入金石内部缝隙,以巧劲将其内部狂暴的雷元强行疏导、抚平,化解了危机。

“控制力进步不小。”晚风难得开口称赞。阿金昂首,喉间发出低沉的咕噜声,带着一丝傲然。

而晚风本人,则是整个大阵的灵魂。她穿梭于山谷各处,亲自勘定每一个核心阵眼与次级节点。谷底灵脉核心处,她以九块巨大的“蕴灵石”布下“九宫蕴灵阵”,作为整个护山大阵的能量中枢,并设下层层禁制,确保其稳固与隐蔽。东西两侧山脊,她埋下数百根刻画着锐金、烈焰符文的“杀伐阵桩”,引动地脉煞气,一旦触发,金戈铁马,烈焰焚天。中央谷地,则遍布“云雾幻形阵”与“磐石守护阵”的节点,平日里可汇聚灵气,滋养谷中万物,遇敌时则云雾顿生,咫尺天涯,坚如磐石。

最关键的,是对天穹霞光的引动。晚风在观霞台原址,耗费了足足七日之功,布下了一座极其繁复的“霞光掠影阵”。此阵以七七四十九面特制的“流光镜”为基,按照周天星辰方位排列,核心处更融入了一丝晚风自身精纯的仙元为引。阵法成型的刹那,观霞台上空仿佛出现了一个无形的旋涡,每日晨曦初露与夕阳西下之时,谷中弥漫的霞光如同受到召唤,丝丝缕缕汇入阵中,使得那四十九面流光镜光华流转,氤氲生辉,储存起独特的霞光道韵。

整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有弟子刻画符文时灵力不济,导致整块玉牌报废;有阵基埋设方位偏差毫厘,引发局部灵气紊乱;更有一次,地脉连接时气机冲突,导致小范围地动,数间靠近边缘的弟子居所出现裂痕,在青木长老带领下才迅速修复妥当。但无论如何困难,在晚风的统筹指挥与谷内上下的齐心协力下,问题被逐一解决。

时间一天天过去,隐霞谷的地貌并未发生巨大改变,但一种无形的、肃穆而玄奥的气息,却开始在谷中弥漫。弟子们能感觉到,谷中的灵气似乎更加浓郁且有序了,修炼时往往能更快入定。偶尔,在某些角落,会看到地面或岩石上浮现出转瞬即逝的玄妙光纹。

一月之后,所有前期准备工作终于完成。成千上万的阵基、阵旗、符文玉牌被准确埋设到位,核心阵眼亦稳固异常。

这一夜,月隐星稀,正是阴阳交替,气机最为活跃之时。

隐霞谷核心区域,所有无关弟子已被清退,只有凌霞婆婆、几位长老,以及晚宝、阿金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