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见性成佛(1 / 2)

1

性欲,是欲望的汇聚之地,更是欲望的源泉与核心。在人类的情感与生理需求中,性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生命本能中最直接、最强烈、最难以抗拒的一种。

“食,色,性也。”食,是生命延续的基本需求,是生理机能的直接反映;色,则是情感与审美的体现,是人类对美的追求与向往;而性,则是这二者的完美结合,是生命最本质、最纯粹的体现。

一个成熟的生命体,对性欲的排解,如同四季更替,日月运行一样,是生命规律的体现。如同饥饿时寻找食物,困倦时寻找睡眠,是生命体对于自身需求的自然回应。性欲的满足,不仅仅是对生理需求的回应,更是对生命活力的释放。

然而,性欲并非无节制、无约束的。它需要在道德与法律的框架内得到合理的满足与释放。在人类的文明社会中,性欲的表达与满足需要遵循一定的社会规范与道德准则,以确保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我们应该理性看待性欲,正确引导与满足它,让它在人类的生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2

在生命的舞台上,各个组织器官犹如舞动的音符,彼此间协调运行,使得生命体在正常运转中达到一种微妙的和谐。

这种和谐,既是常道,也是外道,它体现了二元对立世界中生命的运行之道。正如阴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生命的各个部分也在相互作用中寻求平衡。当这种平衡达到极致,生命体便能在常道中求得无限和谐。

性生理活动,作为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解决正常生理运转问题,更为生命的延续提供了物质基础。它是生命的繁衍之源,是生命传承的纽带。在性生理活动中,生命体以最直接、最纯粹的方式展现其本质和力量,同时也为生命的延续和繁衍注入新的活力。性生理活动不仅关乎个体的生理健康,更关乎生命的传承和延续。

当世间有人胆敢逆天而行,强行掠夺后天新生之时空,企图将其化为己有,以图长生不老之秘,他们便踏上了一条天路。

在这条天路上,有人为了一己私欲,心魔滋生,走火入魔,最终在疯狂与迷惘中迷失了自我。他们或是贪婪无度,或是急功近利,终究难以逃脱天道的制裁。同样,也有许多人在这条天路上半途而废,他们或许因为毅力不足,或许因为恐惧未知,终究未能走到终点。

那些真正能够修成正果,成仙成佛的人,如同晨星般稀少。这既是凡人的悲哀,也是人类的弱点。我们常常被欲望驱使,被恐惧束缚,难以摆脱世俗的桎梏。我们渴望长生不老,渴望永恒的存在,但却往往忽视了生命的真正意义。

3

佛祖释迦牟尼,在尘世中曾经拥有过家庭,与妻子共结连理,并留下了后代,传承了血脉。

设想一个生命,从孕育之初便纯净如素,不沾染一丝尘世的污秽,从出生到年老,始终保持着童子之身。这样的存在,若非生理上的特殊,便是天地间最纯净的灵魂,是天生为佛而降临人间的佛子。

佛经中云:“见性成佛”。若一个人未能洞察自己的本性,如何能够成就佛道?而本性的纯净,便是成佛的关键。这童子佛,虽身处尘世,但内心却如同明镜一般,未曾被世间万物所染。他就像是一颗蓄而未发的种子,已然是佛的化身,化为了圣胎,是金刚不坏之身。

世间的五蕴——眼耳鼻舌身意,以及六尘——色声香味触法,这些纷纷扰扰的感官体验,都无法动摇他的本心。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