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闽南风水传奇 > 第215章 鄂温克赠毡,雪地备装

第215章 鄂温克赠毡,雪地备装(1 / 2)

一、各族齐集,雪野盟心

长白山的雪野上,朝阳刚把积雪染成金红,就被一阵马蹄声、鹿蹄声、脚步声搅得热闹起来。鄂伦春族的猎队、鄂温克族的驯鹿队、达斡尔族的马队、赫哲族的雪橇队、满族的萨满队,还有回族、锡伯族、朝鲜族的同胞,像百川归海似的汇聚到 731 残址附近的空地上,五颜六色的传统服饰在白雪映衬下,像一幅鲜活的东北民俗画。

“可算把你们盼来了!” 虎妞快步迎上去,猎刀别在腰后,鹿皮帽上的白霜还没化,眼神却亮得像雪地反光,只是紧握的拳头和指节上的青筋,暴露了她没散去的怒火,“刚审完寒冥教的杂碎,他们想拿冻魂核心污染虎魄,让 731 的罪恶重演,咱绝不能让他们得逞!”

鄂温克族族长玛鲁跳下雪橇,身上的驯鹿皮大衣裹得严实,手里捧着一叠厚厚的毛毡:“虎妞侄女说得对!小鬼子当年造的孽,咱东北各族记了一辈子,寒冥教还想捡这破烂,真是耗子舔猫鼻子 —— 找死!” 他身后的驯鹿队驮着满满的物资,鹿铃 “叮叮当当” 响,像是在为团结助威。

达斡尔族族长巴图骑着高头大马,手里拎着几个桦皮箭囊,嗓门洪亮如钟:“咱达斡尔族的贝阔杆早就饥渴难耐了,正好用寒冥教的杂碎练练手,让他们知道,东北各族的骨头比长白山的石头还硬!”

赫哲族李三江赶着狗拉雪橇,雪橇上堆着鱼皮袋和冻鱼,老远就喊:“虎妞妹子,陈小哥,咱赫哲族的鱼皮防水袋,别说装水,就是装冻魂剂都漏不了,保准管用!”

乌林达领着满族同胞走来,手里拿着一堆海东青护身符:“各族同胞同心协力,就是最厉害的驱邪阵!这护身符能护佑大家,不让阴煞沾身,咱今天就凑齐‘七族护脉阵’,跟寒冥教好好算算这笔血账!”

虎妞看着一张张熟悉又亲切的脸,眼眶有点发热,她抬手抹了把,不是泪,是雪水,却更像是压在心底的悲愤在涌动:“我祖父当年从 731 逃出来,就是靠着各族同胞的接济,现在轮到我们并肩作战,我虎妞在这里发誓,就算粉身碎骨,也绝不让小鬼子的余孽再祸害东北一寸土地!” 她说着,猛地拔出猎刀,刀尖扎进雪地里,“谁敢动虎魄,谁敢提 731 的罪恶,就先过我这把猎刀!”

二、驯鹿毛毡,暖身护脉

玛鲁笑着走上前,把手里的驯鹿毛防寒毡递到虎妞手里:“虎妞侄女,别光想着打打杀杀,咱东北的冬天,冻不死的英雄,能冻死的狗熊!这毡子是咱鄂温克族的宝贝,给你们备着,别让冻魂剂的寒气钻了空子!”

这驯鹿毛毡有巴掌厚,摸上去柔软厚实,毛质细腻,上面绣着鄂温克族的鹿图腾,边缘挂着铜铃,一摇就发出清脆的声响。“这毡子可不是普通的毛毡,” 玛鲁得意地介绍,“选的是三岁驯鹿的冬毛,用山泉水洗三遍,再用萨满祭司的祈福咒念七七四十九天,最后用鹿油鞣制,既防水又防寒,比你们穿的棉袄暖和十倍,简直是移动的热炕头!”

陈奇接过一块毡子,阳天镜的金光扫过,竟看到毡子上织着细密的地脉纹:“这毡子还能引地脉阳气?” 玛鲁一拍大腿:“陈小哥果然懂行!咱鄂温克族世代守着大兴安岭的地脉,这毡子织的时候就按地脉走向排线,贴在身上能顺脉借阳,冻魂剂的阴寒之气根本近不了身!”

甄灵把毡子裹在身上,瞬间觉得一股暖流顺着皮肤蔓延,护脉蛊在怀里也安静了不少:“这也太神奇了!比苗疆的火蛊还暖身,而且不闷得慌!” 玛鲁笑着说:“那可不!当年小鬼子在山里设陷阱,好多鄂温克族猎手就是靠着这毡子,在雪地里躲了三天三夜,没被冻死!”

虎妞摸着毡子上的鹿图腾,突然想起祖父说过,当年逃出来时,就是一位鄂温克族老人给了他一块鹿毛毡,才没让腿上的冻伤恶化。她握紧毡子,指腹摩挲着粗糙的针脚,眼神里的怒火少了几分,多了几分暖意:“玛鲁大叔,谢谢你们!这毡子,我们不仅用来防寒,还会带着它去砸寒冥教的老巢,让他们看看,各族同胞的情谊,比他们的冻魂剂还硬!”

玛鲁摆摆手:“谢啥!咱东北各族就是一家人,你爷爷当年帮我们赶跑过偷驯鹿的狼群,现在我们帮你们对付邪祟,都是应该的!” 他又让族人把剩下的毡子分给各族同胞,“每人一块,贴身穿,别冻着,吃饱了、穿暖了,才有力气揍邪祟!”

众人接过毡子,纷纷裹在身上,原本冻得嘶嘶哈哈的声音瞬间少了很多。锡伯族伊春光打趣道:“有了这毡子,就算在雪地里睡一觉都不怕,玛鲁大叔,你这手艺,要是开店卖毡子,保准发大财!” 玛鲁哈哈大笑:“发啥财!等收拾了寒冥教,我给你们每人再做一块,让你们知道鄂温克族的手艺不是吹的!”

三、桦皮箭囊,藏锋引阳

达斡尔族的巴图见玛鲁送了礼,也不甘示弱,拎着几个桦皮箭囊走过来,分给陈奇、伊春光等用箭的同胞:“玛鲁送暖身的,我送护刃的!这桦皮箭囊,是咱达斡尔族的祖传手艺,比皮革还结实,还能引阳气护箭!”

这箭囊用白桦树皮制成,颜色洁白,上面刻着达斡尔族的鹰图腾和曲棍球纹路,边缘用鹿筋缝合,看起来古朴又精致。“别小看这桦皮,” 巴图指着箭囊,“选的是长白山北坡的白桦树,树龄得在二十年以上,春天剥皮,用松针水浸泡三个月,再用炭火烘干,最后由萨满祭司画符,才能做成这箭囊!”

伊春光接过箭囊,往里面插了几支箭,刚好合适,箭囊内壁光滑,一点不磨箭杆:“好家伙!这手艺真绝了,比我之前用的皮革箭囊轻便多了,还不占地方!” 巴图得意地说:“那可不!咱达斡尔族的贝阔杆也是桦木做的,这桦木能引地脉阳气,箭囊装着箭,能让箭头始终带着阳气,射邪祟的时候,威力翻倍!”

陈奇用阳天镜照了照箭囊,果然看到鹰图腾上泛着淡淡的阳气:“这箭囊不仅能护箭,还能镇煞,箭囊上的曲棍球纹路,是按地脉节点刻的,藏着‘引阳破煞’的道理!” 巴图点点头:“陈小哥说得对!当年小鬼子烧我们的村落,好多猎手就是靠着这桦皮箭囊,藏着箭逃了出来,后来还用这些箭射杀了不少小鬼子!”

虎妞凑过来看了看箭囊,笑着说:“巴图族长,你这箭囊做得真精致,要是给我做个装猎刀的桦皮鞘,肯定也好看!” 巴图一拍胸脯:“没问题!等这事结束,我给你做个最好的,刻上鄂伦春族的鹿图腾和达斡尔族的鹰图腾,象征咱两族永远是朋友!”

伊春光试着拉了拉箭囊的带子,结实得很,他笑着说:“有了这箭囊,我射寒冥教的杂碎,保管一箭一个准,让他们知道锡伯族的神箭配上达斡尔族的箭囊,就是邪祟的催命符!” 巴图哈哈大笑:“要的就是这股劲儿!当年咱达斡尔族的猎手,就是用这样的箭囊,在雪地里追猎黑熊,从没失手过!”

四、鱼皮水袋,防水御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