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华夏源流(1 / 2)

几天后,他给了制片人回复:“我可以参与,但我有几个想法……”

他提出,纪录片的叙事不能是冰冷的史料堆砌,而应该是一场充满探索感的“寻根之旅”。

可以引入多元视角,比如青年学者的田野调查、考古现场的实时发现、甚至可以用前沿的CG技术重现远古场景,营造沉浸式体验。

更重要的是,要挖掘这些古老故事中蕴含的、至今仍在影响我们行为方式和价值判断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密码”。

“我们要回答的,不仅仅是‘我们从哪里来’,更是‘我们何以成为我们’,以及,‘我们将走向何方’。”林墨在视频会议中,向纪录片频道的领导团队阐述着他的构想。

他的理念,既有学术的严谨,又有艺术的想象力,更带着强烈的时代关怀,让与会者耳目一新。经过几轮深入探讨,林墨成功地说服了他们,正式被任命为《华夏源流》的核心导演之一,负责其中关键章节的策划与执导。

消息传出,业内再次震动。从电影导演到国家级大型历史纪录片的核心导演,林墨的这一步,再次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料。

这标志着他不仅仅被认可为一位杰出的艺术片导演,更被主流文化平台接纳为能够驾驭宏大历史叙事的“作者”。

周鹏得知后,第一时间打来电话,语气兴奋又带着点不可思议:“墨哥,你这步子迈得也太大了!纪录片总导演!还是国家台的!”

林墨在电话这头笑了笑:“怎么,觉得我拍不了?”

“那不能!”周鹏立刻否认,“我就是觉得……你好像永远都知道下一步该往哪儿走。对了,这纪录片……有需要演员的地方吗?哪怕就是个念旁白的,我也想去感受感受!”

“暂时不需要演员。不过,”林墨顿了顿,“如果你对历史文化真的感兴趣,可以跟着资料组先去一些考古现场和博物馆看看。有些体验,比演戏更重要。”

“明白!”周鹏毫不犹豫地应下。

与此同时,花砚庭对林墨接手《华夏源流》也表示全力支持。他看到了这个项目背后巨大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影响力,这远比一部单纯的商业电影更能巩固林墨乃至华星娱乐在业内的顶尖地位和良好声誉。

坐在熟悉的创作室里,林墨的面前不再是《北方灰烬》的剧本,而是铺开了《华夏源流》的脉络图和大量的历史资料。书柜上,金狮奖杯静静地立在一旁,见证着它主人新的征程。

从叩问现实的“灰烬”,到追寻文明的“源流”。

林墨知道,他又一次站在了全新的起跑线上。

这一次,他的镜头将对准时间的深处,试图捕捉那跨越千年、依然在今日震动的——文明的回响。

《华夏源流》的项目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古老卷轴,将林墨带入了一个与电影叙事截然不同,却又在某种深层逻辑上相通的全新领域。

他的工作重心,暂时从虚构的故事架构,转向了对真实历史脉络与文化基因的梳理与影像化转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