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火热(2 / 2)

主流媒体不吝头版头条,将他誉为“华语电影的新旗帜”、“闯入世界影坛的东方力量”。

之前对项目抱有疑虑的声音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赞誉与惊叹。

飞机在滨海国际机场降落,通过廊桥,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震撼。

接机口人山人海,不仅有长枪短炮的媒体,更有拉着横幅、疯狂呼喊的粉丝,其中不少人的目光热切地投向明显沉稳憔悴了许多的周鹏。

鲜花、闪光灯、此起彼伏的提问声,将机场大厅变成了喧闹的庆典现场。

“林导,获得金狮奖此刻心情如何?”

“周鹏,这次国际获奖对你的演艺生涯意味着什么?”

“花总,华星未来是否会更加侧重此类文艺片?”

林墨被保镖和工作人员护在中间,面对几乎要塞到嘴里的话筒,他依旧保持着惯有的冷静,只是简单地表示:

“荣誉属于过去,感谢大家的支持。”

周鹏则显得有些手足无措,巨大的荣誉和突如其来的超高关注度让他既兴奋又惶恐,只能不断说着“谢谢”。

花砚庭则满面春风,游刃有余地应对着媒体,将这次获奖定义为“华星战略的成功”和“中国电影工业的进步”。

公司派来的车队艰难地驶离机场,所到之处,几乎都能看到《北方灰烬》的宣传海报或是林墨手捧金狮的新闻画面。

这座他熟悉的城市,正以最热烈的方式,欢迎它的英雄归来。

回到华星娱乐,盛大的庆功宴早已准备就绪。

公司上下洋溢着节日般的气氛。

花砚庭在宴会上发表了激情洋溢的讲话,将林墨和《北方灰烬》团队捧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然而,在推杯换盏、一片祝贺声中,林墨却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过去那些对他坚持拍摄《北方灰烬》持保留态度的高层,此刻笑容格外热情,言语间充满了对“林导艺术眼光”的钦佩。一些原本只是点头之交的同事,也主动上前攀谈,眼神中带着敬畏与探究。

他甚至无意中听到两个小明星低声议论:“以后公司资源肯定都向他倾斜了……”、“周鹏真是走了狗屎运,跟对了人……”

林墨清楚地知道,这尊金狮,不仅带来了无上荣誉,也悄然改变了公司内部的权力格局和人际关系。

他不再是那个需要不断证明自己的“潜力股”,而是一跃成为了足以影响公司未来方向的顶级核心。

这种转变,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意味着他未来的每一个决策,都会被放在放大镜下审视,承载着更多的期望与压力。

庆功宴后,花砚庭亲自将林墨请回办公室,脸上的笑容收敛了些,换上了更务实的表情。

“林墨,金狮奖的价值,远超一座奖杯本身。”花砚庭开门见山,递过一份初步拟定的计划书,“这是市场部和战略部连夜赶出来的,《北方灰烬》后续运营方案。国内上映档期需要重新评估,我们必须利用好这波热度,争取最大的票房和影响力。另外,国际发行那边,报价已经翻了几倍,不少之前犹豫的渠道现在都抢着要。”

他顿了顿,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灼灼:“更重要的是,董事会已经初步达成共识,将加大对你这块‘金字招牌’的投入。你接下来的项目,无论是什么,公司都会给予最高级别的支持。你有什么想法,现在可以畅所欲言。”

这是花砚庭释放出的最强信号——林墨获得了近乎绝对的自由创作权和资源优先权。

林墨没有立刻回答,他走到窗边,看着楼下依旧璀璨的霓虹。

荣誉、权力、资源……这一切曾是他需要奋力争取的东西,如今似乎唾手可得。

但他内心却异常清醒。系统的任务“文以载道”虽然因金狮奖而显示完成,但他知道,这绝非终点,而是一个更广阔天地的起点。

“花总,”林墨转过身,语气平静,“《北方灰烬》的成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我们不能被荣誉冲昏头脑。

接下来的项目,我会认真考虑,但我希望,它依然是发自内心的创作,而不是为了维持‘金字招牌’的应景之作。”

花砚庭愣了一下,随即笑了:“好!要的就是你这份清醒!你放心,公司不会干涉你的创作。我们需要的是你‘林墨’的招牌,而不是一个流水线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