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典礼(1 / 2)

飞机穿越云层,将北方的灰霾与滨海的喧嚣远远抛在身后。

当舷窗外出现亚得里亚海碧蓝的水域和那些如同镶嵌在水面上的彩色积木般的建筑时,威尼斯到了。

这座水城以其独一无二的魅力迎接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电影人。

空气里弥漫着海水、咖啡香与一种名为“电影”的狂热气息。

丽都岛上,电影宫前巨幅海报林立,印着各国语言的片名和导演的名字,其中,《NortherAshes》(《北方灰烬》)的海报并不算最显眼,但那片冷峻的灰白基调与海报上李建国(周鹏饰)那双饱含沧桑与坚韧的眼睛,却吸引了不少过往电影专业人士驻足的目光。

林墨和团队成员入住离电影宫不远的酒店,稍作安顿,便立刻投入了密集的电影节行程中。

这里的节奏与国内截然不同,更像是一场全球电影人的奥林匹克盛会,充满了艺术碰撞、行业交流与无形的竞争。

《北方灰烬》的官方首映被安排在一个下午。

电影宫最大的放映厅之一,萨拉格兰德剧院,座无虚席。

台下坐着的不再是熟悉的国内媒体和同行,而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影评人、选片人、制片商以及纯粹的电影爱好者。

各种肤色,各种语言,他们的目光带着审视,也带着好奇。

灯光暗下,银幕亮起。熟悉的画面,熟悉的配乐,但在这样一个国际化的语境下,林墨的心还是不由自主地提了起来。

他坐在观众席中,能清晰地感受到身边氛围的变化。

起初,是礼貌的安静。当影片展现出北方工业城市特有的萧索景象,当那些充满时代印记的细节——旧工装、搪瓷缸、墙上的生产标兵奖状——一一呈现时,能听到一些细微的、表示理解的议论声。

随着剧情深入,李建国一家以及工友们的命运逐渐展开,那种在时代洪流下的无力感、家庭成员间的冲突与温情、以及工人们在困境中相互扶持的坚韧,开始穿透语言和文化的隔阂。

当周鹏饰演的“大刘”在酒桌上红着眼睛说出“咱工人,不能就这么完了”时,当老戏骨李劳模在废弃的车间里抚摸着他操作了一辈子的机床,老泪纵横时,当李建国在雪夜的废墟前,对儿子说出“爸没本事,但爸没趴下”时……

放映厅里变得异常安静,只剩下影片的声音和偶尔传来的、压抑的抽泣声。

林墨甚至看到前排一位白发苍苍的西方影评人,悄悄摘下了眼镜,擦拭着眼角。

影片结束,字幕升起。

短暂的沉寂,如同暴风雨前的宁静。

随即,掌声如同潮水般轰然响起,从稀落到密集,再到持久而热烈的雷鸣!

观众们自发地站起身,目光投向主创团队所在的方向。掌声持续了足足五六分钟,其间夹杂着“Bravo!”的欢呼声。

林墨、周鹏、老戏骨等人站起身,向观众鞠躬致意。

周鹏激动得嘴唇微微颤抖,老戏骨的眼眶也湿润了。

林墨相对平静,但内心早已波涛汹涌。

他知道,这掌声不仅仅是为了这部电影,更是为了影片背后所代表的那段历史,那些真实存在过、奋斗过、挣扎过的普通人。

他的“载道”尝试,在这个国际舞台上,得到了第一次响亮的回应。

首映结束后的官方新闻发布会,气氛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