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初冬,寒气刺骨。
《北方灰烬》剧组进驻了那座曾经辉煌、如今萧条的工业城市。
真实的拍摄环境比郊区的体验基地更为严酷,废弃的厂区、斑驳的工人村,每一处实景都散发着时代变迁留下的沉重叹息。
开机仪式简单而肃穆,没有喧闹的鞭炮,只有主创人员默默的鞠躬。
林墨站在锈迹斑斑的龙门吊下,看着眼前这群眼神坚定的伙伴,沉声宣布:“《北方灰烬》,开机!”
拍摄伊始,困难接踵而至。
北方的严寒给设备和人员带来了极大挑战。
摄影机在低温下频频罢工,演员们说台词时呼出的白气常常影响画面连贯,需要反复调整。
一场李建国在雪夜厂区徘徊的戏,为了捕捉到最真实的状态,林墨要求实景实拍。
周鹏穿着单薄的旧棉袄,在零下十几度的寒风里走了整整一夜,手脚冻得几乎失去知觉,但他毫无怨言,直到镜头捕捉到他脸上那种被生活冻僵的麻木与眼底深处的不甘,林墨才喊了“过”。
周鹏的拼命,所有人都看在眼里。他不仅完成了“大刘”的戏份,更在片场成了“万能替补”,哪个工友演员临时有事,他都能立刻顶上,而且状态十足。
他的转变赢得了全剧组的尊重,连最初对他抱有疑虑的老戏骨也对他刮目相看,偶尔会主动和他探讨表演。
然而,拍摄并非总是顺利。
一场重头戏,李建国与父亲李劳模在昏暗的家里爆发激烈争吵,老戏骨情绪饱满,台词铿锵,但林墨却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停!”林墨第无数次叫停,他走到两位演员中间,眉头紧锁,“不对,感觉还是不对。”
建国,你对父亲的感情不仅仅是怨恨,还有心疼,还有那种无法沟通的绝望!”
“你的愤怒
“还有李老师,您的固执里,应该有一丝害怕,害怕自己坚守了一辈子的东西真的错了,那种恐惧!”
现场一片寂静,压力如山。
老戏骨喘着粗气,周鹏和其他演员屏息凝神。林墨的苛刻要求几乎让人喘不过气。
就在这时,周鹏忽然小声对林墨说:“墨哥,能不能让建国哥别看着李老师眼睛吵?”
“试试看,他吵着吵着,突然不敢看父亲了,转过头去,肩膀抖着,声音也低下去了,但拳头攥得死死的……”
林墨眼睛一亮!
这是一种更内敛,也更撕裂的表演方式!
他立刻采纳了这个建议。
“再来一条!建国,按周鹏说的试试!”
这一次,当李建国在争吵的最高潮,突然像是被抽空了力气。
别过脸去,肩膀微微颤抖,声音从咆哮变成压抑的哽咽。
而对面李劳模看着儿子突然“垮掉”的背影,眼中那固执的堡垒也终于出现了一丝裂痕,张了张嘴,却什么也没说出来……
“完美!就是这样!”林墨激动地喊道。
这一条,情感浓度达到了顶点。周鹏在一旁,也松了口气,露出了进组后第一个发自内心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