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试音(1 / 2)

就在林墨与钱磊聊着正欢的时候。

萧海生带着尚未完全褪去的激动,向着林墨走来。

原本还在高声交谈的钱磊和吴琴见状,立刻噤声,好奇地望过来。

斜对面的王浩也偷偷竖起了耳朵。

“林墨!”萧海生人未到,声先至,“你跟我来一下,还有你刚提交的《孤单心事》和剧本,详细说说!”

林墨有些意外萧海生这么快就找自己,而且看起来态度与之前截然不同。

他站起身,应道:“好的,萧主管。”

钱磊偷偷对林墨比了个“加油”的口型,吴琴也投来鼓励的目光。

林墨点点头,拿起备份的电子文件,跟着萧海生重新走向办公室。

再次进入办公室,林墨能明显感觉到气氛的不同。

沈红芳正微笑着打量他,而苏知夏……虽然依旧戴着帽子和口罩,但那双看向他的眼睛少了几分之前的怒火,多了几分审视和……不易察觉的好奇?

“林墨,来来来,坐。”萧海生态度热情了不少,指着沙发,“你这首歌,还有这个剧本,有点意思啊!”

“萧主管过奖了。”林墨保持着谦逊,在沙发一角坐下。

“不是过奖,”沈红芳接过话头,她的目光更具穿透。

“我是知夏的经纪人,沈红芳。林墨,我很好奇,你是编剧专业出身,怎么写起歌来也这么......厉害?”

原来她就是沈红芳,苏知夏的经纪人,那么旁边带着口罩和鸭舌帽的女人就是苏知夏了,我说怎么看的眼熟呢!

心里想着,嘴上也没闲着:“沈经纪您好。其实音乐和剧本创作在某些方面是相通的,都是情感和故事的表达。我个人平时也比较喜欢研究流行音乐,算是积累了一些心得。《孤单心事》这首歌,其实是围绕我剧本中一个核心角色‘丁小雨’的情感线创作的,算是剧集情感的一部分。”

这个解释合情合理,将歌曲的成熟归功于“研究”和“为剧本服务”,降低了他一个新人直接拿出金曲的突兀感。

苏知夏忍不住开口了,声音透过口罩显得有些闷,但语气里的质疑却很明显。

“你说你是为剧本写的?那我问你,这首歌的副歌部分,你为什么要用这样的和弦转位?第二段主歌的歌词,为什么选择用‘疲惫’而不是‘憔悴’?还有,Bridge段落的旋律推进,你是怎么考虑的?”

她一口气抛出了几个相当专业的问题,带着点考校的意味,想看看林墨是不是真的懂,还是瞎猫碰上死耗子。

萧海生和沈红芳都看向林墨,等待他的回答。

林墨心中一笑,系统赋予的【高级乐理知识】让他对这些问题洞若观火。他没有丝毫迟疑,清晰而流畅地回答道:

“苏小姐的问题很专业。副歌采用这个和弦转位,是为了在情绪推向高潮时,制造一种既明亮又带一丝不确定性的色彩,贴合暗恋中那种甜蜜又忐忑的心理。”

“用‘疲惫’而不用‘憔悴’,是因为‘憔悴’更偏向外在形态的描绘,略显刻意和悲情;而‘疲惫’更能体现内心因长久暗恋、小心翼翼而产生的精神损耗,更内敛,也更容易引发听众的共鸣。”

“至于Bridge段的旋律推进,我是想通过节奏的略微加快和音阶的上行,模拟一种情绪积累后试图倾诉、最终却又无奈收回的挣扎感,为最后回归平静但带着遗憾的副歌做铺垫。”

他的回答条理清晰,不仅解答了疑问,更展现了他对歌曲情感内核的精准把握。

办公室里安静了一瞬。

苏知夏愣住了,她没想到林墨的回答如此到位,甚至比她自己想的还要透彻。

她原本准备好的后续质疑,全都卡在了喉咙里。

这家伙……好像真的有点东西?

萧海生眼中赞赏之意更浓,抚掌笑道:“好!说得好!理解得很透彻嘛!看来你不是瞎写写的,是真正用了心,下了功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