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子笑道:“可不是,听说连宫里几位娘娘都用不上新的胭脂水粉,正跟皇上闹脾气呢。”
“民怨已起,该我们加把火了。”林一目光锐利,“黑市的盐价再降半成,另外,把我们掌控的那几条粮食通道,每日出货量减少三成。”
“明白。”顺子点头,又压低声音,“老爷,还有一个消息。赵元辰昨日秘密会见了几位边境将领,似乎在调动私兵。”
林一神色一凛:“看来他们是等不及了。通知我们的人,加强戒备,特别是通往京城的要道,必须密切监视。”
“您怀疑他们要硬来?”
“玄冥阁主不是有耐心的人。”林一走到窗前,望着阴沉沉的天空,“当日食临近,他的计划即将完成时,任何阻碍都会被他无情清除。”
...
皇宫御书房内,年幼的皇帝坐在龙椅上,两旁分别坐着玄冥阁主和几位顾命大臣。
“陛下,京城商市混乱,物价波动,长此以往,恐生民变啊!”一位老臣忧心忡忡地禀报。
玄冥阁主淡淡道:“区区商妇,能掀起什么风浪?传旨下去,凡无故歇业超过三日者,一律查封问罪。”
“不可!”另一位大臣急忙反对,“如今歇业商铺已超过百家,若强行查封,必致更大混乱。且她们并未违法,强行问罪,难以服众。”
“那依爱卿之见,该当如何?”小皇帝怯生生地问。
大臣迟疑片刻:“不如...暂缓对通衢天下的调查,平息事端。”
“荒谬!”玄冥阁主冷哼一声,“朝廷行事,岂能受商贾胁迫?此事关乎国本,绝不能退让。”
正当众臣争执不下时,一名太监呈上一封奏折:
“陛下,通衢天下李丽呈递万言书,请陛下御览。”
玄冥阁主眼神一冷,抢先接过奏折,快速浏览后,脸色越发阴沉。
“她说什么?”小皇帝好奇地问。
玄冥阁主冷哼一声:“巧言令色,无非是诉说通衢天下对朝廷的贡献,以及如今被查的委屈。”
“给朕看看。”小皇帝伸手接过奏折,仔细阅读起来。
奏折上,李丽没有直接抗议查封,而是详细列举了通衢天下十余年来上缴的税款、赈济的灾民、开辟的商路、雇佣的百姓。字里行间,透露着一个信息:通衢天下垮了,受损的不仅是林家,更是大周的经济命脉。
小皇帝看完,稚嫩的脸上露出犹豫之色:“这...通衢天下确实有功于朝廷...”
“陛下莫被蒙蔽!”玄冥阁主厉声道,“此妇心机深沉,正是以此要挟朝廷!”
就在这时,又一名太监匆匆而入:
“陛下,不好了!京城米价又涨了三成,盐价也涨了两成,百姓在各大商铺前聚集,情况不妙啊!”
御书房内顿时一片寂静。
玄冥阁主面色铁青,他万万没想到,李丽和林一的反应如此迅速而有力。这已不是简单的商业对抗,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经济战。
...
通衢天下总号内,李丽收到了林一秘密传来的消息。
“夫人,老爷说一切顺利,黑市盐价已压低,官盐却因流通不畅而价格上涨,百姓开始抱怨了。”苏姨低声道。
李丽轻轻抚摸着茶杯边缘:“朝廷很快就会意识到,强行接管商脉的后果。没有熟悉商情的人管理,再庞大的商业网络也会迅速崩溃。”
“但我们也不能一直罢市下去,不少姐妹的生意也受损严重。”
“三天。”李丽目光坚定,“只要三天,朝廷就会坐不住。届时,我们就有谈判的筹码了。”
夜幕再次降临,京城的局势越发紧张。商铺关门,物价上涨,百姓的不满在街头巷尾蔓延。朝中大臣们家中也因缺这少那而怨声载道。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红妆罢市如同一把软刀子,悄无声息地割裂着玄冥阁的统治基础。
而在京城某处暗巷中,一个神秘的身影悄悄走进一间民房。烛光下,那人脱下斗篷,露出一张熟悉的面孔——竟是通衢天下的一位老账房。
“告诉阁主,我已取得林一的信任。”老账房低声道,“他明晚将亲自押送一批重要物资出城,这是路线图...”
暗处,一个声音冷冷回应:“很好。这次,务必让墨宇的血脉,彻底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