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血战津门(1 / 2)

北方的寒风卷着渤海湾的咸腥气息,扑打在津门要塞斑驳的城墙上。这座拱卫京畿东大门的重镇,此刻已是一片肃杀。城头之上,“林”字旗与代表太子正统的明黄龙旗并肩飘扬,猎猎作响。城下,黑压压的军营连绵不绝,正是林一麾下副将陈震所率领的北路水师先锋。

然而,林一主力并未在此。陈震将军接到的是迂回牵制的军令,他的任务并非强攻京城,而是像一颗钉子,牢牢楔在津门,切断赵元辰来自海上的财路与补给,并呼应太子势力,稳定北方人心。但赵元辰显然不会坐视这颗钉子扎在自己咽喉之侧。

津门攻防战,在一个浓雾弥漫的清晨,猝然爆发。

首先发难的是赵元辰麾下的精锐“武卫军”,人数足有三万,装备精良,更挟新近“监国”之威,气势汹汹。他们并未选择水战,而是仗着兵力优势,从陆路三面合围,对津门发起了猛攻。浓重的雾气成了他们最初最好的掩护,直到黑压压的人马逼近至一里之内,城头的哨兵才凭借马蹄踏地的沉闷回响惊觉敌袭。

“轰!轰!轰!”

数十门从京城武库中拉出的红衣大炮发出震天怒吼,沉重的铁弹划破雾气,狠狠砸在津门城墙上,砖石飞溅,地动山摇。紧接着,如同潮水般的步兵,扛着云梯,推着冲车,在箭雨和火铳的掩护下,向着城墙涌来。雾气被炮火和硝烟驱散,露出下方一张张狰狞的面孔和如林的刀枪。

“稳住!炮队还击!火铳手准备!滚木礌石,给我往下砸!”陈震老将军身披重甲,屹立城头,须发皆张,声音如同洪钟,压过了战场上的喧嚣。他虽年过五旬,但久经沙场,经验丰富。他冷峻的目光扫过战场,精准判断着敌军主攻的方向和节奏。

城头上,林一军将士临危不乱。炮手们操纵着经过通衢天下工匠改良的、射程更远、精度更高的火炮,精准地轰击着敌军的炮兵阵地和密集队形,几次齐射便成功压制了对方数门大炮。火铳兵排成三列,轮番射击,弹幕如雨,将冲近的敌军成片撂倒。民夫们奋力将烧沸的金汁、巨大的石块和滚木推下城墙,城下顿时响起一片凄厉的惨嚎。空气中弥漫着硝烟、血腥和皮肉烧焦的混合怪味。

战斗从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赵元辰的武卫军仗着人多,攻势一浪高过一浪,仿佛不惜用人命填平津门的城墙。城墙多处出现破损,守军伤亡持续增加;每一次击退敌军的进攻,城头都会短暂地陷入一种疲惫的死寂,只有伤者的呻吟和军官催促修补工事的声音回荡。

“将军!东门缺口!敌军上城了!”一名浑身是血的校尉狂奔来报,甲胄上还插着半支断箭。

陈震眼中厉色一闪,拔出战刀:“亲卫队,随我来!”

东门一段城墙被炮火轰开了一个缺口,数十名敌军悍卒已经蚁附而上,与守军展开了惨烈的白刃战。陈震率亲卫赶到,如同猛虎下山,刀光闪处,血肉横飞,老将军亲自格杀两名敌军队率,硬生生将突入的敌军压了回去。

“用震天雷!”陈震大吼,声音已有些沙哑。

几名士兵立刻将通衢天下火器坊特制的、外壳铸有破片凹槽的铁壳手雷(震天雷)点燃,奋力扔下缺口。剧烈的爆炸声接连响起,火光冲天,破片四射,刚刚聚集在缺口下的敌军顿时死伤狼藉,攻势为之一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