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元辰眼中精光一闪,暗道一声:天助我也!他立刻厉声道:“诸位都听到了!国难当头!岂能再因皇位之事拖延不决?必须立刻拥立新君,主持大局,调兵遣将,以御外侮!否则,江山倾覆,你我皆为亡国之奴!”
支持太子的官员一时语塞。外敌入侵,确实需要强有力的中央立刻做出决策。太子被软禁,根本无法履行职责。
杨廷和长叹一声,知道大势已去。在兵权和现实需要面前,礼法大义显得如此苍白。他颤声道:“既然如此……当以国事为重。然新君人选,仍需……”
“无需再议!”赵元辰断然打断,“睿王殿下乃众望所归!请殿下即刻以监国身份,总理朝政,调兵遣将,抵御北狄!待击退外敌,再行登基大典!”
他根本不给其他人反对的机会,手按剑柄,目光森然地扫过全场。殿外甲胄摩擦之声清晰可闻,充满了赤裸裸的威胁。
许多原本中立或摇摆的官员,在内外交困的压力下,选择了沉默或倒向睿王。太子一系的官员孤立无援,悲愤交加,却无力回天。
睿王(此时应称监国睿王)强压住心中的狂喜,一脸“沉重”地走到灵前,跪下道:“父皇在天之灵见证!儿臣临危受命,必当竭尽全力,保我大周江山社稷!”
一场仓促的“监国”仪式,就在这诡异而紧张的气氛中完成。赵元辰成功地将睿王推上了权力的前台,虽然还未正式登基,但已掌握了实际的最高权力。
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通过各种隐秘渠道飞速传开。
南方,林一接到了通过通衢天下秘密商路传来的飞鸽传书。看到“帝崩,睿王监国,赵元辰掌权,北狄入侵”这短短几行字,他的脸色瞬间变得无比凝重。
“果然……还是走到了这一步。”他站在水师大营的了望台上,望着北方,目光锐利如鹰。太子被诬南逃后,一直被他秘密保护在岭南。如今,是时候打出“清君侧”的旗号了。
“传令下去!”林一的声音沉稳有力,“全军集结,备足粮草军械!打出旗号:‘诛玄冥,清君侧,迎太子,保江山’!三日后,誓师北上!”
与此同时,快船“飞鱼号”历经风浪,终于将李丽在新华府的详细报告和第一批橡胶、奎宁样本送到了江南通衢天下总号。留守总号的大掌柜看到信中对新大陆的描述和这两种奇物的潜力,又得知京城剧变,立刻意识到其中巨大的机遇和风险。他一方面紧急组织船队,准备运送更多物资和人员前往新大陆支援李丽;另一方面,动用所有商业网络,为林一的北伐大军筹措粮饷,并利用女商同盟的渠道,在北方各地散布睿王得位不正、勾结玄冥阁、祸乱朝纲的消息,动摇赵元辰的统治基础。
夺嫡风云,瞬间演变成席卷全国的内战与抵御外侮的交织局面。大周王朝,陷入了立国以来最严重的危机之中。而远在新大陆的李丽,尚不知这场风暴的规模,已然超出了她最初的预料。她派回的“飞鱼号”,带回的不仅是希望,也可能将战火引向那片刚刚萌芽的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