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大宋闲医 > 第175章 滴墨惊心

第175章 滴墨惊心(2 / 2)

那个小太监的动作顿了一下,随即若无其事地继续扫地。而那张小小的纸条,已经神不知鬼不觉地落入了他的袖中。

片刻之后,那名扫地的小太监提着簸箕,走向了处理杂物的后门。他又将簸箕里的垃圾连同那张纸条,倒给了一个等候在外的、负责清运的杂役。

如此三传两递,纸条最终被送到了内侍省一间毫不起眼的公房里。

这间公房里堆满了各种卷宗和文书,几个上了年纪的老太监正趴在桌案上打盹,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陈腐的纸墨味。一个看似在整理文书的中年太监,不动声色地接过了杂役递来的“废纸”,将其展开,扫了一眼。

他的瞳孔猛地一缩。

没有片刻犹豫,他将纸条放在灯烛上一烧,看着它化为灰烬,然后起身,整理了一下衣冠,对旁边的老太监低声道:“我去尚食局催一下晚膳的单子。”

说着,他便步履匆匆地走了出去,一路低着头,很快便消失在了皇城暮色之中。

次日,清晨。

汴京城内一家名为“清心茶坊”的二楼雅间里,雾气缭绕,茶香四溢。

吏部侍郎冯远与刑部尚书杜威正相对而坐。

冯远年约五旬,面容清瘦,一双三角眼显得有些刻薄,他慢条斯理地用杯盖撇去茶沫,动作一丝不苟,正如他为人处世的风格。

杜威则生得方面大耳,一脸正气,若非知根知底,任谁都会以为他是一位刚正不阿的法司高官。此刻他却有些心神不宁,手指不住地敲击着桌面。

“冯兄,你说上面到底是什么意思?这都日上三竿了,怎么还没消息?”杜威显得有些焦躁。

“稍安勿躁。”冯远慢悠悠地说道,眼神却扫向窗外,“越是大事,越要沉得住气。”

话音刚落,雅间的门被轻轻叩响。

一个穿着茶坊伙计服饰,却用头巾遮住了大半张脸的男子走了进来,他一言不发,将一个蜡封的信丸放在桌上,然后躬身一礼,便悄然退下,关上了房门。

冯远和杜威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凝重。

冯远拿起信丸,用指甲掐开蜡封,取出一张卷成细卷的纸条。他展开一看,那清瘦的脸上瞬间掠过一丝惊诧,随即化为一抹了然的冷笑。

他将纸条递给杜威。

杜威凑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只有两行字:

“上命苏哲入皇城司,查往事,用规矩困。”

“嘶——”杜威倒吸一口凉气,只觉得一股寒意从尾椎骨直冲头顶。他猛地站起身,在雅间里来回踱步,脸上那副正气凛然的面具再也挂不住了,只剩下惊恐,“皇城司!往事!官家这是要做什么?”

“慌什么!”冯远低喝一声,三角眼里闪烁着算计的精光,“你看你,还没开打,自己就先乱了阵脚。”

他站起身,走到杜威身边,压低了声音,语气阴冷。

“他不是要查吗?先不说十几年的卷宗信息早已不全。另外,杜兄,你是刑部尚书,我大宋的《宋刑统》你比谁都熟。他苏哲要查十几年前的旧案,是不是得调阅卷宗?后宫嫔妃的起居注、太医院的用药记录、宗正寺的皇族谱牒……这些东西,是他一个外臣、一个武安侯能随便看的吗?你只管拿出法条来,参他一个‘逾制越权,窥探禁中’。”

杜威的脚步停了下来,眼神渐渐亮了,他用力一拍大腿:“对啊!我怎么没想到!我大宋以法度治国,即便是皇城司办案,也得讲究个证据和程序。他敢乱来,我这个刑部尚书第一个不答应!”

冯远满意地点了点头,嘴角勾起一抹智珠在握的弧度:“这就对了。你从‘法’上给他立规矩,我从‘吏’上给他下绊子。”

他伸出两根手指,在空中比划着:“他想查案,总得要人吧?皇城司那人手够干什么的?他想从六部、从开封府借调人手?可以!让他写条陈,走流程!我这个吏部侍郎别的本事没有,让他一份公文在各司之间转上十天半个月,还是办得到的。等他的人手配齐,黄花菜都凉了!”

“哈哈哈,妙啊!”杜威抚掌大笑,脸上的惊恐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扭曲的兴奋。

冯远端起茶杯,与杜威的杯子轻轻一碰,发出清脆的响声。

“对付这种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不必与他舞刀弄枪。”冯远慢悠悠地品了口茶,眼中闪烁着老谋深算的寒光,“咱们读书人,有的是斯文的法子。就用这祖宗传下来的规矩,织一张天罗地网,让他自己一头撞进来,活活把自己给困死在里面。”

窗外阳光明媚,两个朝廷重臣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