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奇迹取胜(1 / 2)

双方进入拉锯战,师范学院打得不紧不慢,他们每一次进攻都落阵地慢慢传导球,而我们每次进攻都要提速,双方都试图把对方拖入自己的节奏。

场面陷入焦灼,观众们也来了兴致,没想到我们一个高中球队能和大学球队打得难解难分。

我此刻全神贯注,一刻都不敢分心,甚至都没空看观众席上简宁和爸妈的反应。

比赛的强度实在太大了,我们的队员很快出现了体力不支的情况,李教练,凯米尔丁,张敦海纷纷下场休息,鸽子,高源,峻阁替补上场。

我一下傻眼了,凯米尔丁下场了,那谁来控球?李教练已经累的上气不接下气了,他摆摆手:“任戟.....你.....你来控球。”

我心里有点虚,因为我平时没怎么打过控卫,现在在这么关键的比赛让我控球,真没底啊。

而且说实话我现在体力也消耗不少,全靠一口气顶着。

马建翔很聪明,一看我们主力控卫下去了,换成我控球,立刻比了个手势,师范男篮瞬间换了防守战术,全场紧逼!

我刚接到球,对面一下子扑上来两个彪形大汉,给我吓一跳,下意识就往右侧加速运球,想要赶紧过半场。

这时耳边听到李教练和李菁焦急的喊叫:“别运了,快传球!”

我心里咯噔一下,感觉自己好像中计了,刚一抬头,才发现自己已经被逼到了中场角落。

我这时候再想传球已经来不及了 ,对面三个人一下子夹了上来,马建翔高高跃起,在空中抄截了我的传球。

中场断球之后,他直接一路杀到篮下,轻松上空篮得手。

我心里非常懊恼,李教练也无奈地挠挠头,然后对我喊:“行了行了,你也下来休息休息吧。”

于是我也下了场,沐恩上场控球。

这时我们的场上阵容是沐恩,卓益,峻阁,鸽子,高源。这是彻底的替补阵容,这个阵容肯定是打不过对面的,但是可以给我们主力阵容争取休息的时间。

师范的主力其实也累得够呛,但他们一看我们的主力全下了,就想趁这段时间拉大分差,于是马建翔等人咬着牙继续在场上坚持。

上半场比赛结束,师范领先7分,李菁不停地给我们打气:“有机会,绝对有机会赢。”

城西中学的拉拉队声嘶力竭地喊着加油,反观师范学院看台上的观众则懒懒散散的,好像都是被拉来凑数的。

随着裁判一声哨响,下半场比赛开始。

双方都派上了主力阵容,意图抢开局。

师范学院依旧坚持他们的阵地战打法,每一次进攻都耐心地传导球,利用身高优势在内线做文章。

他们的核心马建翔虽然不是控球后卫,但经验丰富,总能指挥队友跑到最合适的位置。

而我们则坚决执行李教练的部署,每一次进攻都力求快速。

无论是抢下篮板后的第一传,还是对方进球后的底线发球,我们都试图在对方防守落位前完成攻击。

“快!快!快!”李教练不断挥手催促。

我接凯米尔丁传球,毫不犹豫地加速推进。

对方两名后卫且退且防,我注意到张敦海已经从左侧快下,一个长传甩过去。

张敦海接球后跨步上篮,对方中锋补防过来,张敦海巧妙地将球分给跟进的鲍雨龙,后者轻松打板得分。

这就是鲍雨龙厉害的地方,作为中锋,他的冲刺速度比很多后卫都快,所以每次快攻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好球!”替补席一片欢呼,裴泽和沐恩甩起了毛巾,而张祺瑞则坐在座位上鼓着掌。

今天张祺瑞一分钟都没上场,这种强度的比赛他根本打不了。

然而师范学院的阵地进攻确实难防。

他们的中锋在低位要球,鲍雨龙奋力顶防。球传进来后,对方并不急于单打,而是观察我们的防守。

当我和凯米尔丁下意识地往内线收缩时,球迅速传到外线马建翔手中。他稳稳命中中投。

“别收缩!”李菁在场边喊道,“相信内线!”

接下来的几个回合,双方都成功打成了几次进攻,比分交替上升,陷入僵持。

这种拉锯战对体能的消耗极大,我能感觉到自己的呼吸越来越重,双腿像灌了铅一样。

第三节进行到一半时,我们率先做出调整,再次用高源换下鲍雨龙,让主力中锋喘口气。

紧接着,卓益也替换张敦海上场,加强外线投射。

这个变阵起到了一些效果。

高源的身高和臂展在防守端干扰了对方的内线进攻,而卓益上场后不久,就接我的突破分球,命中一记空位三分。

但师范学院很快做出回应。他们发现高源的移动速度相对较慢,于是马建翔频繁利用挡拆,针对高源这一点进行小打大,连续得分。

第三节结束时,比分牌显示 58:63,我们落后了5分。

最后一节将是决定胜负的时刻。

节间休息,李教练把大家召集到一起,他的目光扫过每一个气喘吁吁的队员。

“海闻教练,”李菁拿着战术板,冷静地分析,“他们的联防扩得不够大,主要是为了保护篮下和限制任戟、鲍雨龙的突破。他们对三分线的防守,尤其是两个底角,存在空当。”

李教练盯着战术板,眉头紧锁,随即猛地一拍大腿:“赌一把!峻阁,卓益,你们俩活动开,准备上。我们打小个阵容!”

第四节一开始,当我们的阵容出现在场上时,观众席响起一阵议论声。我担任控卫,峻阁打分卫,卓益小前锋,张敦海大前锋,而中锋位置,则是由李教练亲自担任!

这是一个极致的小个阵容,平均身高矮了一大截,但场上五个人,都具备三分投射能力。

师范学院显然没料到这个变阵,第一次进攻,我运球过半场,李教练上来给我做掩护。

我利用掩护摆脱防守,对方中锋被迫换防到我面前。

我没有强突,而是直接将球回传给拆开后外弹到三分线外的李教练。

对方中锋来不及回位,李教练面前空无一人,他稍作调整,手起刀落。

唰! 空心入网!61:63!

“好球!”我们全队士气大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