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生死(1 / 2)

萧远山年少时便已声名远扬,其武功之高,堪称出神入化。在辽国,他可谓是打遍天下无敌手,难逢敌手。

而他与妻子更是自幼相识,两小无猜,彼此相爱。成婚数十载,他们终于迎来了爱情的结晶——一个可爱的儿子。这个孩子的到来,让萧远山倍感幸福和满足,他对儿子疼爱有加,视若珍宝。

那时的萧远山,觉得自己的人生可谓是事事顺遂,仿佛天地间没有什么事情是他做不到的。然而,命运却在雁门关外给了他沉重的一击。

在那场突如其来的变故中,萧远山经历了生死考验,好不容易才从谷底死里逃生。但当他回到家中时,却发现妻儿族人都惨遭毒手,无一幸免。这一打击犹如晴天霹雳,让他的世界瞬间崩塌。

自此以后,萧远山完全变了一个人。曾经的他,是个豪迈诚朴、无所萦怀的塞外大汉,如今心中却充满了仇恨。对他来说,什么功名事业、地位、钱财,都如同尘土一般微不足道。他日夜所思所想的,唯有如何亲手将仇人斩杀,以泄心头之恨。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萧远山选择在少林寺中潜居数十年。他昼伏夜出,勤奋苦练武功,一年之中,甚至难得与旁人说上一两句话。长期的孤独和仇恨,使得他的性情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变得越来越乖戾。

突然之间,数十年来恨之切齿的大仇人,一个个死在自己面前,按理说该当十分快意,但内心中却实是说不出的寂寞凄凉,只觉在这世上再也没甚么事情可干,活着也是白活。

他的目光缓缓地移向倚在柱子上的慕容博,只见慕容博的脸色平静如水,嘴角边还微微挂着一丝笑容。这笑容让人感觉他在死后比活着时还要快乐。萧远山凝视着慕容博,心中竟然生出一丝隐隐的羡慕之情。

人死之后,一切都烟消云散,所有的恩怨情仇都一笔勾销。萧远山突然觉得,慕容博这样一了百了,未尝不是一种福气。然而,他自己的内心却充满了迷茫和空虚。

仇人都已经死光了,他的大仇得报,但他却不知道接下来该去哪里。回大辽吗?可是回去又能做什么呢?到雁门关外去隐居吗?还是带着萧峰四处漂泊、浪迹天涯呢?他不禁自问,这样的生活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就在这时,那老僧开口说道:“萧老施主,你若要离去,此刻便可动身。”萧远山茫然地环顾四周,然后缓缓地摇了摇头,道:“我现在确实不知道该往何处去。”

那老僧见状,又道:“慕容老施主是被我所杀,你未能亲手报此大仇,想必心中仍有遗憾,对吧?”萧远山面色凝重地说道:“我此时说不遗憾那绝对是假话,但就算大师没有将他打死,我也不想再打死他了。”他的声音低沉而又无奈,仿佛心中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

那老僧微微点头,表示赞同萧远山的话,然后说道:“不错,可是这位慕容少侠因为父亲的死而悲痛欲绝,一心想要找老衲和你报仇,这可如何是好呢?”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丝忧虑,似乎对这个问题也感到颇为棘手。

萧远山听后,心灰意懒地叹了口气,说道:“大师是代我出手的,慕容家要为父报仇,尽管来杀我便是,老夫绝对不会连累旁人。”他的语气坚定而决绝,似乎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

接着,萧远山又深深地叹了口气,像是放下了心头的一块巨石,缓缓说道:“他来取了我的性命倒好。峰儿,你回到大辽去吧。咱们家的事都已经办完啦,为父的人生之路也走到了尽头。”他的声音中充满了疲惫和哀伤,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萧峰眼见父亲现在心境有损,心急如焚,急忙高声喊道:“爹爹,您切莫担忧,那慕容复若真有胆子前来寻仇,孩儿必定不会让他得逞,定要让他知晓我萧家儿郎的厉害!”他的声音如同洪钟一般,铿锵有力,其中蕴含着满满的自信和决心。

就在此时,那老僧对着萧远山缓缓说道:“此刻慕容少侠若是将你击毙,而你儿子势必会为你报仇雪恨,将慕容少侠斩杀,如此冤冤相报,何时才能终结呢?倒不如将这世间所有的罪孽都归咎于我吧。”说罢,只见那老僧向前踏出一步,手臂微抬,掌心凝聚内力,如同一股汹涌澎湃的洪流,径直朝着萧远山的心脏部位拍去。